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杨万里《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http://www.newdu.com 2021-12-2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杨万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其一)
    
杨万里
    
第一山头第一亭,闻名未到负平生。
    
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
    
万里中原青未了,半篙淮水碧无情。
    
登临不觉风烟暮,肠断渔灯隔岸明。
    【注】①盱眙:紧邻淮河,是南宋与金分界线上的重要城镇:东南第一山:盱眙境内的南山,被书法家米芾称为“第一山”,因此得名。②王事:指受朝命接待全国使臣,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十二月,杨万里奉派为金国贺正旦接伴使,此诗即作于北行途中。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诗首句以近似白话的语句起笔,却具有点题并唤起读者注意的作用,暗示这里的不平常。
    B. 颔联写出行的机缘,“不因”“小出”“那得”虽是口语,但经过诗人巧妙组合,却不让人感到俚俗无文。
    C. 颈联化用杜甫诗中“齐鲁青未了”一句,写中原景象的无边无际,反衬眼前淮水碧绿浅窄而冷漠无情。
    D. 尾联颇具画面感,天色渐晚,暮霭重重,诗人浑然不觉,面对隔岸的渔火伤心断肠,让人回味。
    16. 为什么诗歌第二句写第一山“未到负平生”,而结尾登临后又感慨“肠断”?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
    答案:
    15.C “写中原景象的无边无际,反衬眼前淮水碧绿浅窄而冷漠无情”错,颈联是感慨中原景象被淮水阻隔,以淮水的冷漠无情反衬诗人对中原故土的无限热爱。
    16. 第一山位于宋金分界线上,且闻名于世,而诗人不曾有机会登临,故“未到负平生”;而登上此山后,诗人眺望到黄河对岸的渔火,想到被金人统治的人民的心酸和苦难,而南宋朝廷却毫无雄心壮志去恢复失地,诗人的爱国情怀难以抑制,自然伤心断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