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新城游北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12-15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晁补之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①仅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②,如蜗鼠缭绕③,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慕,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④,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介然:界线分明的样子。②楯(shǔn):栏杆的横木。③缭绕:迂回,回环。④魔戛:摩擦。
    9.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一  峰  高  绝  有  蹊  介  然  仅  可  步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稍西             ________              (2)相顾而惊        ________
    (3)声切切不已       ________              (4)二三子不得寐     ________
    1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与之语,愕而顾             辍耕之龚上                     (《陈涉世家》)
    B. 如蜗鼠缭绕,乃得出         见渔人,乃大惊                 (《桃花源记》)
    C. 山风飒然而至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D. 因追忆之                   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僧布袍蹑履来迎。(可参考“资料卡”)
    资料卡:
    蹑①踩,踏。②穿(鞋袜)。③追随,追踪。④攀登,登上(高位)。
    ——《古汉语常用宇典》
    (2)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13. 本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欣然规往”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链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参考答案:
    9. 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   
    10. (1) 向西  (2) 看  (3)停止  (4) 睡觉   
    11. C   
    12. (1)有僧人穿着布袍和鞋子前来相迎。
    (2)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   
    13. 本文中作者“往往想见其事”,是在体验过北山美景之后的回味无穷,这种“想见其事”,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这处美景的赞美与怀念之情。
    《桃花源记》中刘子骥的“欣然规往”,则更多的是身处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对没有战乱、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析
    【9题解析】
    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停顿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这句话的大意是:有一座很高的山峰,山下一条小路,窄得只可容人行走。故停顿是: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
    【10题解析】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大意:稍稍往西。西:向西。
    (2)大意:大家惊慌相视。顾:看。
    (3)大意:不停地发出急促的声响。已:停止。
    (4)大意:大家又不能入睡。寐:睡觉。
    【11题解析】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A.代词,他,指僧人/动词,到、往;
    B.才/于是、就;
    C.表示修饰;
    D.于是/趁、乘;
    故选C。
    【12题解析】
    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1)重难点词语有:蹑,穿。履,鞋子。
    (2)重难点词语有: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何境,何处。
    【13题解析】
    这道题考查对比阅读的能力。根据“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可知,本文中作者“往往想见其事”,是在体验过北山美景之后的回味无穷,于是“因追记之”。这种“想见其事”,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这处美景的赞美与怀念之情。根据“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可知,《桃花源记》中刘子骥的“欣然规往”,更多的是身处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对没有战乱、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译文:
    离新城的北面三十里,越往里走山就越深了,尽是野草树木和泉水岩石,环境越来越幽静。稍稍往西,有一座很高的山峰,山下一条小路,窄得只可容人行走。走了约四五里,才听到鸡叫声。有僧人穿着布袍、拉着鞋子前来相迎,与他交谈,他惊愕地与你对视着,像麋鹿一样不可接近。山顶有数十间房屋,曲折回旋而依崖壁而建并筑有栏杆,要像蜗牛一样爬行、老鼠一样攀援迂回着走才得以出来。坐定之后,一阵山风吹来,堂殿上的铃铎都响了起来。大家惊慌相视,不知道身在何处。天色将近黄昏了,就都睡在山上。
    此时正是九月,天空高旷露水清莹,山间空寂月光明亮。仰看星斗,都大而光亮,好像正在人头顶上。窗间有数十竿竹子,被风吹动互相摩擦,不停地发出急促的声响。大家又不能入睡。等到天亮,就都离开了。
    回家几天之后,脑海中还是恍恍惚惚地浮现出山上的情景,于是追记了这些。后来我没有再到北山去,然而往往想起这次游山的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