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小题。 悲秋 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注】此诗作于天宝元年(762)秋,当时安史之乱未平,蜀地又有徐知道叛乱,时杜甫滞留梓州(今四川三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点出自然环境,也交代了社会现实,“凉”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家远”、“秋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表现家人离散、季节更替。 C.颈联“高鸟”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自况,寄寓了作者年老漂泊的感伤。 D.杜诗以格律严谨见长,本诗八句,炼字精到,对仗工整自然而又不着痕迹。 16.尾联中“何由”二字所寄情感沉郁,耐人寻味,试作简要赏析。(6 分) 答案: 15.D(首联并不对仗。) 16.作者离乱中欲往三峡,目睹国家动乱,群盗纵横,心中已是十分悲忧(2分);“何由”二字以自问的语气(1分),含蓄深沉表达了重返朝廷的渴望和艰难(1分),表现了身世凄凉之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