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杜甫《悲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http://www.newdu.com 2021-11-22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杜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小题。 
    悲秋 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注】此诗作于天宝元年(762)秋,当时安史之乱未平,蜀地又有徐知道叛乱,时杜甫滞留梓州(今四川三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点出自然环境,也交代了社会现实,“凉”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家远”、“秋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表现家人离散、季节更替。 
    C.颈联“高鸟”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自况,寄寓了作者年老漂泊的感伤。 
    D.杜诗以格律严谨见长,本诗八句,炼字精到,对仗工整自然而又不着痕迹。 
    16.尾联中“何由”二字所寄情感沉郁,耐人寻味,试作简要赏析。(6 分) 
    答案:
    15.D(首联并不对仗。) 
    16.作者离乱中欲往三峡,目睹国家动乱,群盗纵横,心中已是十分悲忧(2分);“何由”二字以自问的语气(1分),含蓄深沉表达了重返朝廷的渴望和艰难(1分),表现了身世凄凉之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