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实验中学:初赛统一命题,教师下水指导 小编说 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的初赛一直采取比较开放的形式,不限体裁、主题,自由写作。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给予参赛者最大的发挥空间,将自己日常习作中最得意的作品拿来参赛。但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很难避免个别学生会企图采取欺瞒手段(当然通常情况下都逃不过老师和评委的法眼);另一方面对很多同学来说,不做限定反而不知道该写什么了。为此,不少学校便在初赛阶段采取了统一命题的形式,结合语文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并根据大赛的性质,精心设计题目,组织全体同学参加写作训练,从中选拔出优秀的作品参加省级赛。 据我们了解,淄博市实验中学近几届大赛均在初赛阶段采取了统一命题的形式,不但如此,该校的段升群主任还专门针对相关命题作文的写作要求对同学们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甚至还专门创作了非常精彩的“下水”作文。近日,本公众号小编就此采访了他。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段主任怎么说? 微访谈 统一命题,需要在“文学”与“作文”之间找平衡点 统一命题,是语文;自由写作,是文学。叶圣陶杯大赛决赛是命题作文,为与决赛接轨,初赛,我们一直使用命题的方式。为的是有一个适合比较的平台和统一的评价标准。 如果有同学选择“自由写作”,进行创意写作,学校也非常支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鼓励热爱文学的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参与叶圣陶杯这一盛事。 我们学校人数众多,分级部组织。2020级部命题的思路是:规范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相比较于考试写作,更强调“开放”、“创意”、“深广”。规范性之“规范”,指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阅卷标准。要想实现这一要求,必须在命题上寻找“规范”与“自由”、“语文”与“文学”的平衡点。本次命题,我们选取了“话题”作文的方式,这种方式,约束小,自由度大,易于个性化地出彩。 语文作文与文学创作,是有区别的,语文作文是“干细胞”,而文学创作是一种“功能细胞”,“干细胞”可以发育成为各种功能细胞,除了文学之外,学术论文、新闻写作、工作计划总结、活动策划文稿等等都是“作文”要发展到的。“作文”与“文学”,在基本点上就有分野,作文,有命题在前,要审题立意,至少有一个最佳的、正确的“中心”,是“主题先行”;而文学,是自由的象征,若立意撞车,则是重复,而“主题先行”本身就很拙。我们在“文学”与“作文”之间找平衡点,但依然是在“作文”的范畴。一个题目,也可以是文学的题目,但我们还是将其限定在“创意写作”的范畴。 今年,我们学校的初赛命题如下: “乡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习近平主席曾多次提到“乡愁”,体现着人民领袖对国家、对人民的赤子深情。 请以“留住乡愁”为话题,自选体裁,自选题材,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有深思,写一篇1500—2000字的文章。 上届(十八届)初赛,我们的命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痴”,《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不慧也”。乡贤蒲松龄的见解是“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你对“痴”是如何理解的?请联系你的学习、生活中的人、事、物,讲好你自己或者身边人的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以2000字左右为宜 (诗歌20行以上)。文稿严禁抄袭、套作,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 上一届参加大赛时,因为高一上学期我校主要是训练记叙文,所以,结合作文教学计划去落实,引导学生写记叙类的文章。总体上,把写作水平高的同学遴选出来,且进行了专门的组班辅导。并由老师带队参加了到日照参加了决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鼓励学生“写出大于自己的文章” 我从叶圣陶杯大赛官网下载写作的要求,以作为写作、修改和评价的标准。学生可以提供手写稿,也可以提供电子稿,不要求同时交齐,但要求在一个时间段之内交。任课教师收到文章后,一个一个面批,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不提供学生范文,但提供老师下水作文。引导学生了解“创意写作的理论和实例,鼓励学生“写出大于自己的文章”。叶圣陶杯大赛官网,往届的优质资料丰实,引导学生使用好。通过初赛要参加决赛的同学,要组织起来,编写材料,专题授课指导。 教学相长,老师在回答学生的问题的时候,必须自己先学习,并作深度思考。我校统一购置创意写作教材,并要求语文老师自修创意写作课程,以便做出“当行”指导。 引领学生走进文学殿堂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而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参加大赛,需要多读书,读好书,多思考,多作深度理性思考,这是道路。 文学创作,自有“别才”;而创意写作,人人可为。 从创意写作的角度,引导学生提升“讲故事”的能力,并将“讲故事”与“哲思”相糅合,讲出有意味、有趣味、有意义的故事,或者说出带着湿漉漉的感性的、睿智程度高的句子。 因材施教,如果该生能进行文学地思考和表达,能“无障碍”地走进文学的殿堂,就引导他进一步扩展文学阅读和文学创作。当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以诗歌、随笔、小小说等“短制作品”为主。如果该生理科思维特别强大,就以写律诗、填词的方式来训练他的文学感受和表达能力,要使用《中华通韵》,严格落实平仄,坚决拒绝“打油”。 无论何种情况,都可以在参赛写作中提升了青少年的文学素养,并进行该项训练。文学表达的能力若迁移到应试写作中,便也容易帮助该生打通“语言表达关”,提升语文成绩。 多年来,我们参加叶圣陶杯大赛,不仅仅是为了前几年的自主招生,近几年的综合评价招生服务,把参加大赛与学校的语文教学相结合,为新高考服务,为提高师生的文学素养服务,同时为打造文学校园、诗意校园做出努力。 我们希望叶圣陶杯大赛保持公益性、公正性、专业性、事业性。“英雄不问出处”,把真正的好文章选出来,加以褒扬,推动中国青少年写作与时俱进、不断提升。 教师下水文 乡 愁 淄博实验中学教师 段升群 面对偌大一张地图,总有一个地方牵绊住你的目光。你认为自己很了解它,然而,当你讲述关于它的一些过往事儿的时候,你惊讶地发现,即便你幼时的玩伴也像在聆听一个闻所未闻的故事。 这便是故乡,对同一条老街同一座村庄,不同的故乡人有不同的描述。然而,有一个共同点便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也许想念一棵饱经沧桑的老枫树,也许想念一串清晨卖豆腐的梆子声,也许想念一个手艺人专注的神情,或者干脆是想念一块被几代人坐光滑了的石头。 故乡就在那儿,她不在意你是不是想念她,也不在意你怎么描述她,她自己也够忙活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柴米油盐,爱憎歌哭,以及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和活动。但是,你在意她,她也不曾忘却你,只是一味地忙。生于斯,长于斯,你只有喜欢、接受或者厌烦;而一旦离开,那些陈谷子烂芝麻便发酵成一缕缕的情思,时常在某个地方或者某个片刻,笼罩着你的心头,挥之不去。 崔颢登临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宋之问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王维重阳登高,“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些大唐的游子的“愁”便是“乡愁”,熏涩了很多歌喉,熏酸了很多汉字,又沉淀在使用汉字的人的心底。 唐人的愁,宋人的愁,乃至纳兰性德的愁,都隔着辽远的时间,并且山水迢迢,音讯难通,是“山一程,水一程”的离去,又往往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的萦绕。时间、空间之隔,是乡愁的起始。而在一个融媒体时代,不说随时打开手机视频聊天,就是无处无时皆可接通的电话,已经消解了“云中锦书”的焦虑;若找寻一个“地方”,则更加便捷,打开互联网,动动手指,搜索,便有清晰的大图。似乎,引发乡愁的情感基础不存在了,真得如此吗? 不,你身在故乡,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异乡人”。望眼中,街头修自行车的老人头发已经白透了,岁月将其皱纹刻得能盛下更多的人情世故;而远处的田野,突然间,站起林立的高楼和庞大的厂房。还不是这些,是土地上的“人”不同了。 我一直自信了解农村,也了解县城。一是生于农村,二是干过记者。然而,我发现我的自信是荒谬的,不是说不了解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小康、网红带货、乡村振兴等等,而是一个细节击垮了我的盲目自信:种植玉米需要“封地”,“封地”需要专门农药,这个我不知道。当我对着乡村庄稼医院的一位中年人,问了一句“什么叫封地?”他一脸惊异地望着我,仿佛我是源自于上个二十年的古董。作为一个读书人被这样看,是非常别扭的,这是被别人断定为“无知”。 我知道我的故乡逐渐成了一个空村,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发展,而越来越快的城镇化,甚至让一些老人在自己的村庄迷路,田埂土路,一下变成了标识着各种符号的大马路,他拿不准怎么过去不妨碍车流。我知道现代化、一种更好的物质生活,与工业化是分不开的,但它太快了。我知道县城,逐渐由一座简朴的小城,变成一个庞大的村庄,而这个村庄一夜夜霓虹灯闪烁,青年人要把它变得更有大城市的风情。 美好的“乡”在哪里?那个唐诗宋词里的“乡愁”在哪里? 如今,即便距离城区较远的乡村也是富足的,但这种“富足”却表现为一种“不足”。秋收时节,矗立了上百年几百年的柿树,果实累累,红熟的柿子仅仅甜了鸟雀的嘴巴,接着便纷纷坠地,甚至青皮的核桃、暗红的板栗、鲜红的苹果,无人采摘,熟到不可食用,很多土地被蒿草淹没……村里的老人孩子做不了那么多的农活,焦急地盼望着城里的儿女回乡帮忙;而城里的儿女也正忙着奔波自己的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乡村里的中国又到了一个深化改革的关口。这一些,元曲明诗清词里也没有。 然而,村庄是干净的,人虽少,但并不衰败,只是静。但是,那些从饥馑年代走来的老人,依然怀着对土地和粮食的热爱,因此,对日子总有些忐忑,不踏实;而一心想让家人日子过得好一些儿、孩子受的教育好一点儿的劳动者,疲倦而又焦虑,因为挂念,挂念老人,挂念土地,挂念肯定长不好、收不了的作物。 他们的乡愁,是有疼痛感的;不是诗歌里的乡愁,也不是一个成功者的对历经苦难的炫耀,是普罗的。因此,也有一些人,转身回到故土,以别样的眼光和气度,建起自己的农场或工厂。他们的乡愁,又是什么?是经过美化了的过往时日的人情世事,还是经过过滤了的童年趣事? 他们的乡愁,会以何种方式渗透进汉字呢?这个时代的乡愁,会以何种方式铸造一些带着鲜明时代特色的词汇,来丰富汉语呢? 我也想念生我养我的地方,不断地一遍遍地重新叙述过往的故事,但我相信每一次都是面目全非的,因为我知道,我是用当下的论点讲述过往事情,也用当下的情感润湿过往的事情,有一些细节很可能是虚构的,并在每一次的都有增删。但无论如何改变,其中的人不会变,刻骨铭心的事依然是被讲述的主体。 日暮乡关,如今呀,乡愁淡了点情感,但增了些思考,毕竟唐人宋人用他们的故乡口语在感慨,落到纸上之后,虽然后人清楚,但是听到耳中未必能明白,而口音才是故乡风物、乡愁滋味。 在县城的一个巷角,有一对做北方豆腐脑、千层饼的夫妇,好像是一直在那里,几百年。当我提着保温桶要带走一些时,那中年的妇女带着歉意告诉我,“桶口太小,豆腐花跌进去,可能碎了。”我一怔,想起刚刚的那一碗豆花,细腻、匀称、清香、平和,就是“花”儿。生活可以不粗糙,也可以不苟且,哪怕在一碗他人并不在意的豆腐花上。突然想起来,似乎一个更老的人,曾经也这样告诉过我,但我忘了是哪一年。 眼下,城外的十月,野菊在山坡肆意开放,花头小而密簇,虫唱更是恣肆汪洋,这正是北方田野一年中的极盛时日。禁牧禁猎,生态恢复的很快,翩翩白鹭,关关雎鸠,从《诗经》里飞来了,苍苍蒹葭,铺展在河岸了。这些文化的乡愁之物,在故乡人的生活里重现;而在松柏间,跳跃的机灵的松鼠,是从小学课本里跳出来的吧? 日暮时分,几千年的炊烟还是浮荡在山谷间,但很淡,更多的是水汽;也许“露从今夜白”,也许从明天,或者后天…… (段升群,正高级语文教师,淄博实验中学级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