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王镃《寄杜北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10-15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王镃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杜北山
    王镃
    倦客萧萧两鬓秋,柳丝无力绊归舟。
    晓风落叶辞高树,夜月行人在别洲。
    千里关河乡国梦,一江烟浪古今愁。
    雁声过尽青天阔,却忆同登望海楼。
    (注)①杜北山,宋代诗人。②王镃(zī),南宋诗人,宋亡后隐居不仕。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写途中所见,晨风里树叶萧萧而下,夜月中漂泊的游子寄居他乡异地。“晓”“夜”写出了时间的推移。
    B.颈联,“一江烟浪古今愁”化无形之愁思为有形之烟波,极言愁思之浓之广,与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C.“对写法”是指抒情主人公有意撇开自己,从对方着笔,虚写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委婉含蓄表达自己的思念怀想,本诗尾联就采用了这种写法。
    D.全诗既暗示了诗人时光易逝、人生迟暮之感,又传达了诗人国破家亡、思亲念友之愁。
    16.请赏析诗歌首联。
    答案:
    15.C
    16.拟人,将柳条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秋意萧索,又表现出诗人归心难酬。 “萧萧”写出诗人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运用叠词,具有音韵美,韵律感。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本诗尾联就采用了这种写法”分析错误。尾联不是“对写法”,“却忆同登望海楼”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展开的想象,虽是虚写却不是对写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