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年高二上学期起点考试语文试卷(9月13日)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1-09-18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上学期起点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C [解析]A、材料一中原文是“工匠的出现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选项偷换了概念,错;B、材料一中原文是“传统手工工匠似乎远离了人们的生活”,选项将或然变成已然,错;D、曲解材料三中“同学们且行且思,从实践与访谈中感悟学科专业前沿和建筑业转型趋势,深入体悟大国工匠精神新时代内涵,做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建设行业骨干!”,说法绝对,错。
    2.B [解析]材料二中原文是“深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完善工匠政策,提升工匠地位,落实工匠待遇,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才能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选项将以偏概全,并将必要条件变成充分条件,错。
    3.D [解析]材料二的中心是通过创造和讲好“工匠故事”,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选项体现的是“工匠精神”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4.参考答案: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叶金龙、吴玉泉、赵水林等典型人物,论证了一批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使论证真实、科学、直观,更具说服力。
    【评分标准】点明论证方法1分 结合材料内容分析2分 作用效果1分。
    5.参考答案:深入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创造更多“工匠故事”。进一步讲好“工匠故事”,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崇尚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新时代工匠面对面访谈交流,从实践中深入体悟大国工匠精神新时代内涵。
    【评分标准】一条2分。每一条要点内容不全酌情给分。
    6.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A“采取饥饿营销、对顾客不热情”无中生有,人们对他的态度是认同与尊重的,错;B、老牛生意红火是因为他饼艺本身就很高超,康亲王主要是体现他的固执,错C、“他已对康亲王的人品和气度有所了解,并不担心会有性命之忧”牵强附会,错。
    7.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A“没事就悠闲地在桂花树底下摇着蒲扇”不是体现人物固执的,错。
    8.正面描写。文章采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正面描写,表现老牛朴实、友善、不卑不亢的性格特点。侧面描写。老牛的饼总是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当朝皇上的亲兄弟康亲王对饼赞不绝口并题赠牌匾,这些侧面描写表现了老牛饼艺的高超。
    【评分标准】每点2分,侧面描写写烘托、衬托也可给分。
    9.灵巧的构思和精练的语言,小说紧扣“留一饼”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构思灵巧,语言精练
    精妙的巧合和意外,康亲王碰巧来买饼,受到不恭敬的对待却送来亲书的牌匾,使情节波澜起伏
    留白式结尾,小说始终没有交代老牛“留一饼”的原因,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增添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评分标准】从文本二中提取要点3分 结合文一进行简要分析3分。
    10、C
    11、B [解析]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
    12、D [解析]文中并未直接提及刘邦对开放上林苑的态度。
    13、(1)高祖大怒,于是就把相国交给廷尉,用镣铐(或枷锁)拘禁了他。。(“下”“械”“系”各1分,大意1分。)
    (2)这天,高祖派人持节赦免释放了相国。相国上了年纪,一向谦恭谨慎,入见高祖,赤脚步行谢罪。(“是”“素”“徒跣”“谢”各1分。)
    14、原因(1)刘邦认为良臣应将功劳归于皇帝,自己承担差错,而萧何却未做到。
    (2)收受商人大量钱财,为商人请命,以此讨好民众。
    【评分标准】(1点1分,2点3分。)
    【参考译文】
    萧相国萧何,沛县丰邑人。刘邦当亭长时,萧何常常帮助他。沛公进了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府库,分取金帛财物,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并将它们珍藏起来。沛公做了汉王,任命萧何为丞相。汉王之所以能够详尽地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家庭、人口的多少,各地诸方面的强弱,民众的疾苦等,就是因为萧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的缘故。
    汉五年(前202),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于是论功行赏。由于群臣争功,一年多了,功劳的大小也没能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封他为酂侯,给予的食邑最多。列侯均已受到封赏,待到向高祖进言评定位次时,关内侯鄂千秋进言说“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士卒逃散,只身逃走有好几次了。然而萧何常从关中派遣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数万士卒开赴前线时正值大王最危急的时刻,这种情况已有多次了。汉军与楚军在荥阳对垒数年,军中没有现存的口粮,萧何从关中用车船运来粮食,军粮供应从不匮乏。陛下虽然多次失掉崤山以东的地区,但萧何一直保全关中等待着陛下,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勋啊。应该是萧何排第一位,曹参居次。”高祖说:“好。”于是便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恩许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高祖征罢黥布军队回来,相国为民众请求说:“长安一带土地狭窄,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已经废弃荒芜,希望让百姓们进去耕种打粮,留下禾秆作为禽兽的饲料。”高祖大怒,于是就把相国交给廷尉,用镣铐拘禁了他。几天以后,一个姓王的卫尉侍奉高祖时,上前问道:“相国犯了什么弥天大罪,陛下把他拘禁得如此严酷?”高祖说:“我听说李斯辅佐秦始皇时,有了成绩归于主上,出了差错自己承担。如今相国大量地收受奸商钱财而为他们请求占用我的苑林,以此向民众讨好,所以把他铐起来治罪。”王卫尉说:“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如果有利于百姓而为他们请求,这确是宰相分内的事,陛下怎么怀疑相国收受商人钱财呢!况且陛下抗拒楚军数年,陈豨、黥布反叛时,陛下又亲自带兵前往平叛,相国不趁着这个时机为己谋利,现在却贪图商人的钱财吗?陛下为什么怀疑宰相到如此浅薄的地步!”高祖听后不太高兴。这天,高祖派人持节赦免释放了相国。相国上了年纪,一向谦恭谨慎,入见高祖,赤脚步行谢罪。高祖说:“相国算了吧!相国为民众请求苑林,我不答应,我不过是桀、纣那样的君主,而你则是个贤相。”
    孝惠二年(前193),相国萧何去世,谥号为文终侯。
    15、B [解析]“静态画面”错误,应为“动静结合的画面”
    16、对今日五原得以收复的喜悦,对昔日国难的感慨与忧思。如今的饮马泉,杨柳轻拂,绿草无边,呈现出一片静谧迷人的景色,然而曾几何时,这片肥沃的土地,曾沦陷于胡人的铁蹄之下。“旧是”二字,既包含对今日收复的喜悦,也透露出对昔日国难的感慨与忧思。
    对守边将士的赞美,对当前形势的担忧。月夜的五原,笳鸣声声,“何人倚剑白云天”,是五原的将士们冲锋陷阵、为国捐躯的真实写照。同时,也透露出五原这一带虽然眼下已被收复,但形势尚很紧张,边防能否巩固尚令人担心。
    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莫遣”和“恐惊”,写出了诗人怕回首往事功业未成的沉痛心情。
    【评分标准】(1点2分。其他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1)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缘起”:事物的起因,起原。“缘由”;原因;根由。文中讲的是作者写《乡土中国》的起因,“缘起”更为恰当,同时“缘由”不能与后文搭配。第二处,“另起炉灶”: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或独立另作。“重起炉灶”:事情遭受挫折后,再从头做起。费孝通先生最初参考美国教材,上过几轮后,发现不适用,于是结合自己的社会调查重新开始,因此“重起炉灶”更为恰当。第三处,“顺其自然”: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不人为去干涉。“通俗自然”:浅显易懂,适合一般人的水平和需要。此处形容著作的语言,“通俗自然”更为恰当。第四处,“深入浅出”:用浅显易懂的话把深刻的道理表达出来(指文章或讲话),“隐晦曲折”;写文章或说话时用隐隐约约、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思想,结合前后文,“深入浅出”更为恰当。
    19.B 第二处是课程,“书名号”应为“引号”。
    20.作者基于自己田野调查的丰富积累(或“以自己田野调查的丰富积累为基础”),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分析。(改对一处给2分,两处都对给3分)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句子中存在两种不同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基于……为基础”句式杂糅。第二个错误“分析和思考”语序不当,两者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应先思考,后分析。
    21.传播能力明显增强 呼吸道飞沫传播 现有疫苗仍有预防和保护作用(意思对即可,每空2分)
    22、坚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聚集;积极接种疫苗。
    [解析]根据原文第三段德尔塔病毒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播,近距离接触的人感染得出答案的第点,原文第四段我们国家所推广的全民疫苗在预防新冠病毒上是有效的得出第点。另外,注意题干要求的整句。整句是排列在一起的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结构相同或相似,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协调,气势贯通,适合于加强语势、强调语义,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读者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评分标准】每条1分,句式符合整句要求2分。
    23.评分标准参考2021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材料解析:
    本次作文由材料、导语、要求三部分构成。材料部分由新年贺词和教材中的名句构成,考生审题立意时应明确每句的含义:句说“用奋斗创造辉煌”;句说“人生短暂与珍惜时光”;句说“宝贵青春与胸怀志向”,要把个人同民族、国家、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的青春(人生)才壮美动人。最后整合材料,从中明确材料的指向:在美好生活的青春岁月,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懂得青春的宝贵并珍惜这段时光,要有奋斗的精神。
    导语部分对立意作了进一步要求。新的一学期召开以“新起点、新征程”为主题的班会,进一步限定立意的方向是面临新学期、新起点,该如何迎接新的征程;结合对上面三则材料的理解与感悟则是限定必须结合前面从材料中明确的指向来谈。同时是班会上的发言稿,要符合高二学生的身份,身处班级班会的场合,写作时要符合发言稿的基本格式规范和语体特征。
    要求部分:
    (1)常规要求中有“结合材料”的要求,脱离材料范围另起炉灶视为跑题。
    (2)“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要求要选好某个角度来确定立意,如果面面俱到是不符合要求的,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评分建议:作文切入分为45分,基本符合题意的作文不得突破48分,不符合题目规定的情境要求,不得突破45分,跑题作文不得超过20分。
    (一)扣分项评定
    出现错别字,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
    (二)抄袭评定
    少量抄袭(少于100字,并改造)试卷阅读材料,扣除所抄内容,按残篇标准评分;大量抄袭(超过100字,原文照抄)试卷阅读材料的,本着从重处罚原则,20分以下评分。
    (三)残篇评定
    1.6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2.600字以下的文章,3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5.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6.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