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徐贻孙书 (清)方苞 苞白:去年五月中,得吾兄手书,比欲作书相报,违隔久远,所怀蕴积,措笔不知所从。日延月滞,以至于今。 苞尝叹近世人为交,虽号以道义性命相然信者,察其隐私,亦止借为名声形势。其确然以道相刻砥,见有利,止之勿趋,见有害,勉之勿避,谅其人之必从而后无悔心者,无有也。顾念朋好中,独吾子能行此于苞,独苞可行此于吾子①耳。 苞与吾子性各僻隘,才用不宜于时,苟逐众人汲汲取名致官,虽幸获之,适足以来时患。私计所得为而不争于众者,独发愤于古人立言之道,以庶几后世之传。然所争愈大,则其成也愈难。自有载籍以来,志节功业光显耿著之人,累累相望,而文章之传愈久而彰者,数十百年中往往而绝也。岂其为之者之不众欤?亦所积者薄而精气不足以自存也。 苞近者自悔向所学,皆登枝而捐其本,背源而涉其流。欲抱经穷山,以求古圣贤人之意,而日为事物凌杂所困。吾兄居远州部,夙少人事,宜聚古圣贤人之书,沉潜翻覆,穷探力索以轥②其径途,然后行之不息,以待其久而至焉。人生少壮而老,事境参差百出,其得从容无为、委身于问学者,常无几时,失而不为,则终不可复。且聪明智虑,当其时浚而导之,时过而昏,不能复为我用,虽欲不与世愚无知人混混以没世,岂可得哉! 又凡骨肉天属,虽古圣人、贤人不可奈何,竭吾心而正其道可也;而悲忧穷蹙以苦其生,则君子亦无取焉。忆在京师,吾子为我叙述平生遭遇,搤腕欷歔,若无所乐其生。时时如此,恐致疾病他患,意绪日以隳敝,且将不能复发愤于《诗》《书》以自强。吾子勉之! 苞以朝夕不能自赡,仍将北游托所知者,旬日间必发,恐吾兄不晓,故留此以报。贱贫屯塞,各竭蹶以谋其身,非以事故,适然会合,不能特赁舟车以相存。一朝解手,终不知继见之期,惟各淬厉,毋自同于众人,其义乃不相负。苞白。 (有删节) (注释)①吾子:您。②轥:车。 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欲作书相报 比:先前 B.顾念朋好中 顾:关心 C.皆登枝而捐其本 捐:舍弃 D.苞以朝夕不能自赡 赡:供给 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措笔不知所从 而日为事物凌杂所困 B.虽号以道义性命相然信者 适然会合 C.虽幸获之 虽古圣人、贤人不可奈何 D.私计所得为而不争于众者 苞近者自悔向所学 1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谅其人之必从而后无悔心者 相信对方一定听从自己的意见而且此后也不后悔 B.亦所积者薄而精气不足以自存也 也不过是积累浅薄因而文气不足不能够长存罢了 C.欲抱经穷山 想到深山中读书 D.且聪明智虑,当其时浚而导之 况且就算是那些聪明有智慧的人,也应该时时刻刻指导他 14.文章三到五段写到了作者对朋友的劝勉,请具体说明这些劝勉的内容是如何逐层展开的。 答案: 11.B 12.C 13.D 14.①首先鼓励朋友立志于创作文章以留传后世。②接着写创作文章的关键是自身积累深厚,因此勉励朋友要深入学习圣贤之书。③最后写如何才能好好读书:要珍惜少壮时光;不要因生活中的不如意而意志消沉,从而影响发愤读书。 【分析】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句意:但想想我的朋友中。顾,但,只是。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B。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所”,助词,所字结构;/助词,表被动; B.“然”,承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C.“虽”,都表假设,即使; D.“者”,助词,的人;/助词,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D.“当其时”为“适时”或“在那时”,不是“时时刻刻”;“浚”,发掘、挖掘,句中没有译出。句意为“况且聪明智慧,要适时发掘、引导”。 参考译文: 方苞告白于足下:去年五月中,收到您的手书,先前就想写信回复您,分别太久,心中有很多话要说,提笔却不知如何下笔。一天天一月月地拖延,直到今天。 我曾经感叹近年来人们的交往,虽然号称用道义性命相互承诺,但如果察其私心,也不过利用对方获取声名势力罢了。那些真正以道义来相互鼓励,朋友遇到(有违道义的)可图之利,阻止他、让他不要追求,朋友遇到(有利于追求道义却)不利于自身之事,则鼓励他不要逃避,相信对方一定听从自己的意见而且此后也不后悔的朋友,世间少有。但想想我的朋友中,只有您能这样对待我,也只有我可以这样对待您。 我和您的个性都比较少见,才能也都不适合这个时代,如果要和其他人一样急切地获取名望和官位,即使侥幸得到了,恰恰是以后的祸患。我认为我们能够做到且不用与人相争的,唯有致力于古人所说的立言之道(著书立说),这样也许可以传之后世。但所要争取的目标越大,越是难以成功。自有典籍以来,(所记载的)凭志向、节操和功业闻名于世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但凭文章流传越久越有声名的,每过几十上百年往往就断绝了。难道是致力于写文章的人不多吗?只不过是积累浅薄因而文气不足不能够长存罢了。 我近来后悔以前所学,都是舍本逐末。想到深山中读书,来探求古代圣贤的意旨,但每天为生活琐事所困扰。您居住在僻远的地方,向来少有烦心的人事,应该汇集古代圣贤的著作,深入钻研反复阅读,努力探索以找到理解的途径,然后坚持不懈,终能到达目标。人生从少壮到衰老,各种人事相互纠缠层出不穷,能够从容不迫用来致力于学习的时间非常少。大好时光被错过,就不可能重来。况且聪明智慧,要适时发掘、引导,时机错过就会变得昏乱,不能再为我所用,即使不想和世上愚昧无知的人一样浑浑噩噩地死去,又怎能实现呢? 再有,人的身体属于上天,(非人力可为,难免遭遇困苦,)即使是古代的圣人、贤人也无可奈何,只要用心尽力追求正道就可以(忽略这些困苦)了。(为这些困苦)悲伤忧虑而让自己痛苦,君子们不会这么做。想起在京城时,您对我倾诉平生的遭遇,扼腕叹息,好像人生没有乐趣可言。经常这样,恐怕会生病成有其他的问题,精神日渐萎⊙靡,就不能致力于钻研《诗》《书》来提高自己。您要振作啊! 我因为不能养家糊口,仍要到北方去投靠朋友,十天左右一定会出发,担心您不知道此事,所以写这封信告诉您。我们俩生活艰难,都需要竭力谋求生计,如果不是因为有特别的事情,恰好相遇,则不可能特地租赁车船前去探望对方。一旦分手,就不知道何时再见,只能各自磨砺自己,不要让自己与众人一样,这样才可以不违背道义。方苞敬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