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登阅江楼》《阅江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8-25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王守仁宋濂
    登阅江楼①
    [明]王守仁
    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
    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②。
    山色古今馀王气③,江流天地变秋声。
    登临授简谁能赋?千古新亭一怆情。
    阅江楼记
    [明]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注]①阅江楼:朱元璋当皇帝后,曾在南京城之西北狮子山顶,建立此楼。②石城:南京有石头城之称。③王气:《吴志 张纮传》注引《江表传》:“金领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
    1.小雨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发现王守仁的《登阅江楼》中“新亭”可以有多种解释,你告诉他正确一项是( )
    A.“新亭”指六朝时期国都建康南部重要的一个军事堡垒。
    B.“新亭”指新建的一个亭台。这里有登新亭赏旧景之意。
    C.“新亭”,地名,指南京雨花台区一带的一个古战场遗址。
    D.语出典故“新亭对泣”,暗含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2.小花在读古文时,发现有几句话不太理解,请你帮她翻译成现代汉语。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
    3.研读“记”字,小雨提出了两个问题,你一一回答了他。
    小雨:读了宋濂的《阅江楼记》,我知道了:不同的人,观赏同一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遐想。朱元璋在登临阅江楼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绪呢?
    小花:我觉得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摘录原文句子填空)
    小雨:诗人王守仁产生的思绪又是怎样的呢?
    小花:我从“___________”(摘抄诗歌原句)读出了_______________
    答
    (1)D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来分析词语含义。正德年间,世宗即位,平定叛乱有功的王阳明才得到朝廷的嘉奖。世宗短暂的赏识之后,便对这位非常能干的臣子采取了冷漠的态度。因为父亲老病,王阳明急流勇退,辞官回乡。这首诗应写于此时。诗人在肃杀的秋色中登上阅江楼,借景抒情,对日趋衰微的时局表达了深深地忧虑,提出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来巩固国防的思考,“新亭”借用“新亭对泣”的典故,暗含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故选:D。
    (2)登上楼极目四望,万千景色次第罗列,千年的大地秘藏,似乎顷刻显露无遗。
    (3)无不寓其致治之思。
    示例1:我从“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读出来当年明太祖定鼎天下的豪情满怀。
    示例2:我从“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读出以德治国才能长治久安,有德行的人才能让四夷归顺,无需天堑、石头城这样的要塞来守卫的豪情壮志。
    参考译文:
    登阅江楼
    狮子山顶上破败的楼宇很有名气,高祖皇帝曾在此驻足。治国之道在于施行仁政,哪里还用得着天堑和高大深厚的城墙呢!苍翠的山色蕴藏着王者之气,大江奔流在肃杀的秋色之中。我站在阅江楼上凭栏四顾,不由得心潮起伏,国事衰微让人心生悲怆。
    二
    金陵是帝王居住的城邑。从六朝以至南唐,全都是偏安一方,无法与当地山川所呈现的王气相适应。直到当今皇上,建国定都于此,才足以与之相当。登上楼极目四望,万千景色次第罗列,千年的大地秘藏,似乎顷刻显露无遗。这难道不是天地有意造就了景,以等待一统海内的明君,来展现千秋万世的奇观吗?每当风和日暖的时候,皇上的车驾降临,登上山巅,倚着栏杆远眺,必定神情悠悠而启动遐想。我知道这座楼的兴建,是皇上用来舒展自己的怀抱,凭借着景物而触发感慨,无不寄寓着他志在治理天下的思绪,何止是仅仅观赏长江的风景呢?读书人有登上此楼观看此江的,应当想到皇上的恩德有如苍天,浩浩荡荡难以形容它的广阔,简直与大禹凿山疏水拯救万民的功绩同样地无边无际。忠君报国的心情,难道还有不油然而生的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