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卷第二题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喝粥的传统。粥,有时是养生的享受,有时是生存的底线;既能体现文人墨客的生活雅趣,又承载着黎民百姓的温饱追求。如今,粥仍然是我们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之一,也同样融入了生活的各样味道。 请以“盛粥”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也可自拟,但文章内容必须与“粥”有直接的关系。 盛 粥 周彦清(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二) 刘华英正坐在书桌前,凝神忘记了提笔的姿势。 他是一个新兴作家。为了尽快找到灵感,他已在这屋中苦思冥想了三日有余。春日的清晨,阳光还未及洒落。灰蓝的街道旁,那个小小的早餐摊寂寞地等候着。 “咔嗒。”华英的妻子程玲推门进来,手中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粥。“吃点东西吧英子。” 华英仍是未挪开目光,只是摆了摆手,同时象征性地将满桌书稿的白色海洋破出一块缝隙,给那碗粥腾出个落脚地。 程玲叹了口气,她将桌边一盘昨夜未吃完的已然褐变的苹果拿走,把粥放在桌边。 待她走后,华英又把粥向桌边处推了推。 “吃油条……”妻子又推开门,这次收到的是冷冷一声“不要打扰我。” “咔嗒。”门关上了。 刘华英乐于独自享受早晨的宁静。街对面的阳光已跌至半楼,他期待着它落地。 要来了。刘华英充血的双眼中放出一丝光芒。他伸长脖子的同时身体也伸长了,压得一桌书稿吱呀呻吟。而他和早餐摊共同等候的身影终于出现了。 是早餐摊的老板娘。 华英搬来这里不久,平时也不与人打交道。他和她素未谋面,他对她的唯一印象便是一个背影。 一个亭亭的背影。老板娘走路小步小步地,腰身有致也不扭捏。一头乌发草草束在脑后,随步摇摆。 早餐摊很快来了客人。她喜盈盈地为客人盛粥,脚步轻快。阳光此刻已然过街,在她正掌勺的,纤纤的那一截手腕上来回跳跃,明晃晃的闪了刘华英的眼。 刘华英注视着她,隔着厚厚的窗玻璃。因困乏而时常半闭的眼终于睁开了,她应该很年轻吧。他想。一个活泼,美丽勤劳的少女的形象在他脑中油然酝酿。 如此青春,为何在这街头卖早餐呢?是因为家庭的不幸而被迫求生吗?是为了爱情追随至异国他乡吗?是…… 他脑中掀起无数浪漫的波涛。这便是灵感吧,他想。他兀自幻想着那个少女的经历,在幻想的颤抖中端起手边一杯咖啡——其实是那碗粥——忘情地小啜一口。 他自然什么也没啜到,除了自己的怒火。因为粥已经放凉了,结成冰凉的一大块。 早餐摊上依旧热气腾腾,少女的手腕依旧翻动着,好几次她的长发差些沾上锅沿,他不由为她担心。 何时能与你对话,听听你的放事呢?听听你美丽动人,千回百转的故事,或许她要因陌生人的关怀而落下泪了,梨花般的泪。 他陶醉地幻想着。同时提笔开始写作。他决定了,新书的名字便叫“盛粥的少女”。 夜间他过于劳累,早早睡着了。妻子推开门,看了眼漆黑的屋内,随即离去。 而他却做了一个梦。阳光下,老板娘转过身来。她有一张娇好的面容,双眼盈盈,光洁的双腮闪烁着饱满的光泽。 他因幸福而惊醒。头顶,一只巨大的飞蛾正咝咝飞过。 他决定出门。 第二天早晨,他推开书房门,妻子正坐在餐桌,端着一碗热粥,哧溜哧溜地喝着,看到他出来,程玲有些惊讶:“没给你盛,怕你不喝。想吃去早餐摊买吧。” 正合我意,他欣喜若狂地掩饰自己的欣喜,“嗒嗒”两声套上皮鞋出了门。 离那背影越近他越欣喜。他同时接近的,宛若他的幻想,他的希翼。他觉得自己已经浮在幸福的泡沫中来。 “老板,给我……” 他话未说完,便僵直原地,他日夜盼望的少女竟是一名中年妇女,脸上焦黄长满斑点连手腕上也是青筋暴突。 “你要什么嘞!”口音极重,是本地人。 他想逃离却又无处可逃。及鞋中隐隐浸湿了汗水,他心中脚下搔痒难耐。 “给我……一碗粥。” 他终于接过了那碗粥,走到角落里品尝自己的失落。 淡的出鸟。他在心中点评道。又听那妇女跟别人闲聊,她高着嗓门叫喊似的,“摆摊干什么?年纪大了干点活,赚些零花给小孙孙买玩具呀!”随即爆发出一阵犷放的笑声,华英便在这笑声中落荒而逃。 书房中写了几章的书稿被风翻阅着。他苦笑着将它们丢进垃圾桶。 都是虚幻的背影! 他沮丧地拉上窗帘,又快步走至程玲旁,将她未喝完的粥一把抢下,一饮而尽。 甜啊。他舔舔嘴,无视了妻子的反抗。她真美啊,又温柔。他细细打量着她。 “我打算写本书,叫‘盛粥的女人’,好不好?” 程玲面上一红,踢了他一脚。 后来呢?这本书风行一时,被誉为“平淡中的极致浪漫。”但粥真的很甜,他补充道。 [点评] 这是一篇构思极为巧妙的小小说。写一位作家误以为楼下早点摊的主人是一位少女,头脑中生出各种浪漫的幻想,甚至为了她而厌弃每天为自己煮粥的妻子。及至真的来到摊前,才发现“少女”原来已是“奶奶”!幻像破灭,才意识到眼前的妻子才是最美的女人。以“盛粥”为载体,折射出两个女人的形象,也曲尽其妙地刻画了世间男人的种种“小心思”,未必都是阴暗的,却是极为真实的。令人莞尔之余,没准也会自作反思。文章在语言表达的细节上十分精巧,极具画面感,即便放到成熟作家之中,也毫不逊色。本文荣获特等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