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烦躁(zào) 匿迹(nì) 诽谤(bàng) 浅尝辄止(zhé)
B.弄堂(lòng) 訾詈(lì) 渣滓(zǐ) 脉脉含情(mò)
C.锲刻(qì) 校对(jiào) 莅临(lì) 渲染气氛(fèn)
D.汤镬(huò) 央浼(měi) 泅水(qiú) 硕果累累(léi)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分泌 惆怅 国粹 叱咤风云
B.肄业 蟊贼 燎原 锱铢必较
C.料峭 渑池 肉袒 脍炙人口
D.寒喧 脑髓 仓廒 揠旗息鼓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博士论文的“致谢”而火爆全网的黄国平写道,“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B.据有关专家观点,如果日本向海洋倾倒核废水,未来几年,海产品养殖产业将遭受八成左右的损失。
C.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D.复兴中学爱心义卖现场热闹非凡,同学们纷纷表示,该活动不仅能将义卖所得化为拳拳爱心,更能锻炼活动组织能力。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诗词中的家国情怀,让我们获得成长的力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让我们获得________;“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让我们获得________;“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让我们拥有________。
①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 ②以国事为重的拳拳衷情 ③必胜的信念
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
二、语言表达
5.按照提示及要求答题。
成语接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字游戏。根据下面给出的成语,完成成语接龙。
大广大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赤壁赋(节选)
[北宋]苏轼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缭绕。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破败。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宝藏。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用。
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乃设九宾礼于廷
B.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挟飞仙以遨游 可以无悔矣
D.惟江上之清风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8.下列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散体文赋。主客问答是“赋”体文章传统的表现手法,选段中“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B.选文第一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二段写“人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
C.选文第二段,苏子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以江、月为喻,宽解对方,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情、景、理相结合,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9.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四、句子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
(l)寻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2)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食桑葚!(《诗经·氓》)
(3)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4)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五、古代诗歌阅读
1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此诗记述了诗人在暮春时节返回故山草堂的所见所感。春残时节“辛夷花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烘托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_____________的气氛。然而,诗人却惊喜地发现窗前幽竹兀傲清劲、“不改清阴”等他回归,末两句寄离了诗人对幽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性)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露珠里的篝火
赖小瑜 金文彦
①过草地时,粮食供给十分困难,每天的口粮只有二两,后来完全断粮,每天吃草根、树皮。女兵的负荷格外沉重,每四个人抬一副担架,还有十来个装药材和物品的木箱,每个木箱有四五十斤重,大家轮流背。姐妹们都是十五六岁的女孩子,背负着如此沉重的负荷,还要带着伤病员长途跋涉,每一步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②母亲第一次走出草地,她与父亲一样也有过同样的惊喜(父亲看到的是一串串像红宝石一样的小红果)。那天,母亲发现的是在半人深的草丛里藏着许多紫红的、雪白的、金黄的、粉蓝的野花,五彩缤纷的野花把姐妹们的眼睛都照亮了。她兴奋地叫起来:“姐妹们快来看啊,好多花,好漂亮啊……”
③女兵们的兴奋的笑声,感染了伤员。他们躺在担架上,挣扎着坐起来,伸着脖子往前看。姐妹们采来鲜花,分给每一个伤员,说:“祝贺你们走出草地!”女兵们的表现是少女的一种本能的流露,天道使然,更是革命乐观主义的表现。
④之前,母亲带领的那个排,除了留给伤员的盐,一点盐都没有了,只剩下了一个空盐袋。盐袋在潮湿的环境中吸收了盐分,无意中反倒成了一个救命的“金袋子”,母亲把它像宝贝似的悄悄地藏起来,不到万不得已舍不得用。
⑤一连几天过去了,母亲发现姐妹们总是眼巴巴地溜着自己身上藏着的盐袋子,就打算把那个盐袋子给姐妹们分了。她把空盐袋剪成几十份小方块,说:“姐妹们,我们的盐就这么一点了,给伤员留的盐不能动,不知道后面的路还有几天,大家省着点吃吧……”姐妹们没等母亲把话说完就欢呼起来,不由分说地就抢,好像抢金子似的。
⑥抢到“盐”的女兵,欢天喜地,出起洋相,扭腰,唱歌:“腰儿么一恰恰,头戴么绫罗花……”没有抢到“盐”的失败者,就叽叽喳喳地喊叫着往回抢,你跑我追。女兵爱哭,也爱笑,不管生活有多艰难,有点由头就乐乐呵呵,嘻嘻哈哈,吵吵闹闹,没完没了。看见女兵们嬉笑打闹,伤员也跟着起哄,笑个不停。“喂!喂,快追啊……”“别跟着跑,掉头,杀他个回马枪……”
⑦方寸大小的一块布,能含多少盐分?姐妹们却宝贝儿似的舍不得吃,吃饭的时候,用舌尖舔上一小口,能咂摸出一点咸味就满足了。最后连一点咸味都尝不出来了,还舍不得丢掉。
⑧夜晚,篝火旁,野草边,一个女孩子望着小草上挂满的水珠出神,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她那副神情专注的样子引来了一群围观的女兵。
⑨“发现什么了?”有人问。
⑩“你们看,每个水珠里都有一团篝火呢。”发现新大陆的女兵说。
⑪女兵们立刻兴奋起来,一下子都趴在了地上,头对头地围成一圈。不知哪个淘气鬼,用手指一弹,水珠没了,水珠里的篝火也没了。“讨厌的捣蛋鬼!”愤怒的女兵们叫喊起来,那个淘气鬼一下子就成了众矢之的,被嘻嘻哈哈的女兵们追逐得到处逃窜。
⑫星星跳出了深蓝色的天幕,满天星斗,闪闪烁烁。露营的篝火,星星点点,布满了大草地,潮湿的柴火上飘起阵阵烟雾,天地一片朦胧,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⑬一个女兵嘴里衔着草根就睡着了,母亲尖起手指,轻轻地拔了拔,想帮她取出草根,她却蠕动着嘴唇,咀嚼起来。母亲不忍惊醒她,给她拉了拉滑落的衣服,想,就让她在梦里继续品尝她的美味吧。
⑭这一夜,在茫茫草地上,都是天上人间。
⑮第二天清晨,发现新大陆的女孩子又惊呼起来:“大家看啊!每颗露珠里都藏着一颗小太阳呢,好亮哦。”女孩们又都聚集起来,围成一圈。被茫茫的草地托起的金色太阳,放射着万丈光芒,每一个女兵的眼眸里都有一颗金色的太阳。
(选自《阳坡头的月亮》第十章第十二节,有删改)
12.概括文中加点词语所体现的人物心理。
(l)眼巴巴:
(2)轻轻地:
13.文章第⑧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4.有评论家说:“长征路上,不光有伤病、牺牲、草根、树皮和被煮当成食物的皮带,也有独属于长征的柔曼诗篇。”这种“柔曼诗篇”在本文中有哪些具体体现?给你怎样的启示?
七、命题作文
15.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现实生活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卷面美观;⑤不少于700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