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http://www.newdu.com 2021-06-28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题。(16 分)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1856年4月14日在伦敦
    马克思
      ①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十九世纪革命的秘密。
      ②的确,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但是,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两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
      ③这里有一件可以作为我们十九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件任何政党都不敢否认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像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
      ④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当然,他们在支援这种工业所引起的社会革命方面肯定是不会落在最后的,这种革命意味着他们的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这种革命同资本的统治和雇佣奴隶制具有同样的普遍性质。我知道英国工人阶级从上一世纪中叶以来进行了多么英勇的斗争,这些斗争只是因为资产阶级历史家把它们掩盖起来和隐瞒不说才不为世人所熟悉。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做 “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
      载于1856年4月19日《人民报》第207期
      原文是英文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原文载于1856年4月19日《人民报》第207期。
    《人民报》,英国宪章派的周报,1852年5月由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厄·琼斯在伦敦创办。1852年10月到1856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为该报撰稿,并对该报的编辑工作给予帮助。
    1856年4月14日,马克思作为流亡伦敦的外国革命人士代表参加《人民报》创刊四周年宴会并发表了这篇演说。马克思利用请他第一个讲话的机会,作了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演说。马克思参加“人民报”的创刊纪念会这件事明显地说明了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同英国宪章派保持着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极力想在思想上影响英国无产阶级并且帮助宪章运动的领袖,以使英国工人运动在新的、社会主义基础上复兴起来。
    宪章运动是1836-1848年英国工人们为得到自己应有政治权利而掀起的工人运动,目的是,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因此得名为宪章运动。
    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称为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以后琼斯和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接近,曾经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停止为“人民报”撰稿并使他们和琼斯的关系一度破裂。1858年6月该报转到了资产阶级实业家的手中。
    ②[1848年革命]指1848年至1849年在欧洲许多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1848年革命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锻炼了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和后来的欧洲工人运动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③[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均为法国革命家,1848年革命的参加者。
    ④“狡狯的精灵”和下文的“好人儿罗宾”都出自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要是我没有把你认错,你大概便是名叫罗宾好人儿的狡狯的、淘气的精灵了。”指剧作中的重要人物小精灵迫克,他喜欢恶作剧,是剧中矛盾冲突的制造者。
    ⑤[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出自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老国王的鬼魂一连几夜出现,哈姆莱特得知后,与密友霍拉旭和卫兵夜半到城台守候。鬼魂出现,将哈姆莱特引到一边,告知他自己的死因,要他为自己报仇。哈姆莱特要求霍拉旭和卫兵宣誓决不泄露此事。他们手按宝剑,刚说了“宣誓!”,鬼魂便在底下应声说:“宣誓!”一连换了三个地方宣誓都是如此。哈姆莱特于是称赞他是在地下钻得飞快的“老田鼠”和“开路的工兵”。马克思在这里借用“老田鼠”和“工兵”的形象来比喻革命。
    ⑥[菲默法庭]主要在13至15世纪间盛行于德国西部威斯特伐利亚等地的一种秘密法庭。“菲默”在中世纪德语方言里是“惩罚”的意思。   
    3.第①段的“汪洋大海”,在文中指            ,具体指                。 (2分)   
    4.能够依据文意和注释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
    A.以机器的使用为标志的工业文明使人成为物质的奴隶。
    B.历史会产生像“菲默法庭”这样不受现行法律约束的自己的审判者。
    C.工业和科学的力量必将摧毁资本主义。    
    D.人工智能不为它的创造者和操作者拥有,人的异化将不可避免。
    5.下列表述的与作者关于历史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食、色,性也。                      
    B.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C.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D.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6.本文的主体部分围绕“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展开,请概括其论证思路,完成下面填空。(5分)
    1.首先明确“矛盾”的    源于“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等技术进步。
    2.接着谈到“矛盾”的表现                
    3.然后点明              “现代技术”、“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与“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并存。
    4.最后指出解决“矛盾”的                    
    7.赏析文中画线句的语言特色。(4分)
    答案:
    (一)(16 分)
    3.无产阶级解放   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等争取政治权利的工人运动 (2分)   
    (评分说明:一空一分,后空有“政治”出现才给分)
    4.D(3分)
    5. B(2分)
    6.(5分)
    答案示例:
    1.首先明确“矛盾”的起因源于“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等技术进步。
    2.接着谈到“矛盾”的表现技术的胜利,一切发明和进步,引发了负面甚至反向的结果
    3.然后点明“矛盾”的本质“现代技术”、“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与“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并存。
    4.最后指出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由“新生的人”,即工人掌握“社会的新生力量”
    (评分说明:须用自己概括的语言,一空一分)
    7. (4分)
    答案示例:
    演讲开头即用比喻把“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比作只是“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微不足道”的“裂口和缝隙”;与之相反“无产阶级解放”则是“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现存制度“撞得粉碎”。以精妙的对比形象突显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伟大力量。结尾以“‘菲默法庭’的判决”恰当类比“欧洲所有”“统治阶级的罪行”,都将“受到”“历史”的“审判”,“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首尾呼应,既先声夺人渲染无产阶级革命的磅礴气势,揭示其深远的意义;又寓意深远地描绘了无产阶级革命宏图,揭示了历史趋势,铿锵有力地激励战友斗志。
    (评分说明:在分析阐述的基础上,语言特色、喻体、本体、类比、效果,一点一分,给足4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