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沈周《记雪月之观》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6-16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沈周
    记雪月之观
    沈周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①。风寒冱②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③,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④,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⑤可爱。寒浃⑥肌肤,清入肺腑,因凭栏楯⑦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⑧。呀⑨而莫禁,眄⑩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⑪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⑫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
    (注释)①霁:这里谓雪停放晴。②冱(hù):寒冷凝结。③虚澄:空虚清澈。④滉弄:模糊不清。⑤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⑥浃(jiā):透。⑦栏楯(shǔn):栏杆。纵为栏,横为楯。③恍然:模糊不清。⑨呀:张大了口。⑩眄(miǎn):看。⑪太素:素净。⑫敷:铺陈。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 B.至十日/犹故在也
    C.登/溪西小楼 D.离离然/可爱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临(____________)(2)凭(____________)(3)盖(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
    4、短文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雪月之观?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
    答
    1、A.有误,应是: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故选A。
    2、
    (1)临近,靠近(2)靠着,倚靠(3)大概
    3、当晚月亮出来了,雪月相映生辉,(我)坐在纸窗之下,觉得明亮无比。
    4、示例一:短文运用比喻手法描摹雪月奇观,如“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若镜中见疏发”等,极写雪月之皎洁,清波之澄澈。示例二:文中运用四字排比短句抒发作者观赏雪月奇景的感受活泼轻快。月映积雪,雪月交辉,清丽洁净,作者为这种澄明的景致所震撼陶醉而浮想联翩,觉得物我浑融,从中透露出作者老年心境的从容与平静,同时也有久经岁月的沧桑,欣悦中不免有凄寒、迷茫之感。
    参考译文:
    丁未这一年冬天,天气暖和,没有降雪。戊申年正月初三开始下雪,正月初五天气放晴。但依然寒风肆虐,冰封雪冻,直到正月初十,大地依然银装素裹,当晚月亮出来了,雪月相映生辉,(我)坐在纸窗之下,觉得明亮无比。于是添加衣服出门,登上溪水西侧的小楼。小楼靠近溪水,(溪水)清澈见底,四周覆盖着皑皑白雪,如同涂上了一层白银,又如同水银泼了一地,晶莹闪耀,人的肌肤也被映照得晶莹洁白。明月映照着寒冷的水波,树影模糊不清地在水中摇曳,又如同镜子中稀疏的头发,历历分明,惹人怜爱。冰冷的寒气透入肌骨,沁入肺腑,(我)于是靠在栏杆上,仰视茫然无际,俯视混沌一片。(我)不觉张囗惊叹不止,久久地凝视着,不愿收回自己的目光。人的精神与外物融为一体,自己同周围的环境都变成了一种神奇的景观,大概是上苍将我放置于这素净的世界,这份景致竟然没有办法用笔画来雕琢描绘,也不能用文字来铺陈诉说,用来传达给没有亲眼看这种情景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