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广东省各地2020-2021年期中语文高一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http://www.newdu.com 2021-05-3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广东省各地
2020-2021年期中语文高一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广东省汕头市东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4. 下列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为律诗。律诗属近体诗,成熟于唐朝,分五言、七言两种。
    B. 《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首联是说久闻洞庭湖大名,今天终于来到。
    C. 颔联是说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开,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短短十个字,写出了洞庭湖壮丽生动的图景,意境开阔。
    D. 尾联写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写“我”凭栏眺望之所感。“凭轩”一句与题目“登楼”遥相呼应,收束全诗,从而使全诗浑然一体。
    15. 杜甫在面对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时“凭轩涕泗流”,请问这泪水中包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答案】14. B    15. 1.举目无亲的孤苦。2.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的凄凉。 3.对国家动荡不安和战乱不休的悲伤。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 “《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表述错误。本首诗《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创作的一首五律。是年杜甫57岁,已到晚年。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杜甫在面对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时“凭轩涕泗流”,这泪水中包含诗人的情感不是单一的,需结合诗歌前面内容整体理解分析。
    首先,从“亲朋无一字”可以看出,杜甫的亲朋好友都失去了音信,此刻他的内心有一种举目无亲的孤苦。
    其次,从“老病有孤舟”可以看出,此时的杜甫已经老病缠身,只有孤独的一只船陪伴自己,表达了自己晚境的凄凉。
    最后,结合“戎马关山北”,可以看出,诗人虽然对自己的痛苦无言而语,担更多的是对北方的战事又起,自己却不能为国家效力而感到痛苦,对国家动荡不安和战乱不休的悲伤。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道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屠”字用得新奇,此处由“杀”引申为驱除的意思,突出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 第三、四句写实,从人间忧惧江海枯竭到天上怜惜河汉将干,表现了当前暑旱之严重。
    C. “昆仑”“蓬莱”两句写清凉世界虽遥不可及,但对饱尝酷热的作者却有无穷的吸引力。
    D. 诗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与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写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16.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的理想怀抱。
    【答案】15. B    16. 这首诗采用对比(衬托)、比拟、反问和虚实结合等手法,写清风无力消除酷热,白日迟迟不尽;作者面对天下人的暑旱之苦,即使有清凉的世界,如果不能提携天下人同往,自己也不忍独游其间——诗人自恨不能拯天下人脱离火坑,不愿独自一个人去昆仑、蓬莱享受清凉世界。全诗充分表现了作者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胸襟抱负。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B项,“第三、四句写实”错误,原诗“人固已惧江海竭”一句是实写,“天岂不惜河汉干”一句是想象,诗人从人间忧惧江海枯竭,联想到天上也该怜惜河汉将干。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此题考查了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答题模式: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有表达技巧的一定要回答出来;抒发了什么情感,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理想怀抱。首联“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这两句借助景物来具体写“热”,用衬托的手法,展现出天气的苦热;颔联“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前一句写人面对“苦热”的心境,人们担心连江海也将枯竭,这是实写,后一句“天岂不惜河汉干”,“河汉”指“银河”,难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银河被晒干,这是诗人的想象,属于虚写;颈联“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现实中既然没有可以躲避的清凉世界,诗人的思绪便飞向了虚幻的神仙世界,他想到神仙居住的昆仑山顶常年有雪,那海上仙山蓬莱岛,四季阴凉,由冰雪而进一步扩展到神仙所居地的高寒,这属于想象,是虚写;尾联“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直接展示诗人广大的胸怀,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完全一致,也是他“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助于天下”的品质的表现,同时,“手提天下”,又展现了诗人勃勃壮志,及睥睨天下的豪情。
    【点睛】读懂诗歌的技巧:
    1.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2.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3.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4.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5.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广东省北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皇甫曾赴上都①
    刘长卿
    东游久与故人违,西去荒凉旧路微。
    秋草不生三径处,行人独向五陵归。
    离心日远如流水,回首川长共落晖。
    楚客②岂劳伤此别,沧江欲暮自沾衣。
    [注]①唐大历十一年,刘长卿因遭诬告由鄂州淮西任上贬为睦州司马,途中与赴长安求职的皇甫曾短暂相聚。②楚客: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后来泛指客居他乡的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久”写出阔别时间长,有时过境迁的感慨与不经意重逢的喜悦。
    B.诗人朋友稀少,而友人又只身赴京求职,形象孤寂,表达落寞的感慨。
    C.颈联以“流水”作喻写再别后的情景,又写眼前别离之境,虚实结合。
    D.尾联沧江话别,诗人不因离别而劳心伤感,一反常情,情感颇为乐观。
    16.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15.D
    16.①与友人相逢的喜悦和后会难期的感伤。诗人与友人意外相逢,心生喜悦;但再别后相会难期,心生感伤。②对仕途艰难的感慨。诗人含冤遭贬,友人前途未卜,感慨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诗人不因离别而劳心伤感,一反常情,情感颇为乐观”错,“楚客岂劳伤此别,沧江欲暮自沾衣”是说作为“楚客”,何必伤离别时,徒增伤感,作者不愿再添离别之伤,实则是无奈的劝慰。
    故选D。
    16.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东游久与故人违,西去荒凉旧路微”是说东游的时候和故人相逢,又想到友人西行后路途荒凉的景象。“久”字写出阔别时间之长,所以更能表现与友人相逢的喜悦。友人西行后路途景象荒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楚客岂劳伤此别,沧江欲暮自沾衣”是说作为“楚客”,何必伤离别时,徒增伤感。夜幕降临,江水苍茫,不禁使人泪沾衣裳。与友人别后,相会难期,作者心生伤感。
    结合注释可知,作者是“楚客”,使用典故以自况,表明自己含冤遭贬,客居他乡,抒发了仕途艰难的感伤。
    广东省北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
    杨万里①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②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注】①杨万里,江西吉水人,做此诗时他正离家宦游,在广州任内。②无那:无奈。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锦绣堆”形容海棠花团锦簇,如堆锦织绣。这一片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并非眼前的实景,为虚写。
    B.诗中虽然写“梦入”,但诗人其实并没有做梦,是诗人看到今日春风和煦,春暖花开,感觉恍若梦境。
    C.诗人从春日海棠开花、万物春回,联想到自己老了,生机勃勃的春景与人的衰飒老气形成了对比。
    D.“万物皆春”明点“春”,“一年过社”说的是春社,暗点“春”。海棠花开、燕子飞回,使人感到花也春,鸟也春。
    16.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15.B 【解析】B 项,“但诗人其实并没有做梦,是诗人看到今日…… 感觉恍若梦境”说法错误,“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诗句中是诗人真的梦见了家乡的海棠,抑或诗人假托梦境表达 思念之情,并非见眼前之景感觉恍若梦境,“海棠开”并非眼前 所见之景。
    16.【答案】①故园之思(怀乡之情)。写故园海棠花开、眼前燕回絮飞的美好春色,寓情于景,抒发思乡之情;②爱春、惜春之情。春光明媚,诗人爱之欲餐,抒写爱惜春天之意;③年华老去,愁对春光的孤寂之情。诗人在春光中孤独地老去,抒发枉抛光阴之叹。(每点 2 分,满分 6 分。)
    【解析】题干要求回答的是“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因此要结合关键诗句,分点回答即可。从“故园今日海棠开”“一年过社 燕方回”可知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从“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 招入翠琼杯”可知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之情;从“万物皆春人独老”可知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伤感。
    广东省普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①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①树杪:树梢。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 水国乡民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 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 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离愁别绪。
    16. 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
    【答案】15. C    16. 《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
    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惊蛰二月节
    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注释
    蜀锦:四川传统技艺,成都标志性技艺,织造工艺细腻严谨,配色典雅富丽,皆有寓意。
    春鸠:春天的鸠鸟。我国有绿鸠、果鸠、火斑鸠、皇鸠、金鸠、鹃鸠和斑鸠等,其中有15种鸠是中国特有物种。
    矩:规则,法则。
    生事:指生计;境遇。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初”字,意味着孟春初来早,道出了诗人对于惊蛰节气的喜爱。
    B.诗的第二句从大处着笔写美丽的春光弥漫大地,更显现了季节的美好。
    C.领联实写“桃花”“春鸠”,表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突显春意的浓烈。
    D.诗的尾联由自然写到田间忙碌的人们,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由衷的赞美。
    15.诗的颈联使用什么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蕴含着什么哲理?(6分)
    【答案】
    14.D
    15. ①使用拟人的手法(1分)描绘了一幅春日时光催促、(1分)草木争相按节令萌发(1分)的生机勃勃的景象,(1分)②蕴含着世间万物的生长都是有规律的,(或者:世间万物都应因时而动)我们人类也应该顺应之的道理。(2分)
    翻译:
    冬至之后,阳气上升,刚到惊蛰,韶光显现,弥漫大地。看那桃花,就像蜀锦,多姿多彩,绚丽绽放。天空翱翔的老鹰,知趣地离开,取而代之的是树梢上飞来的春鸠。春日美好的时光,争相催促着万事万物。草木已开始萌芽,甚至树芽儿也似乎按着一定的规则修剪成长。人们为了生计,走进田间地头耕种,处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广东省珠海市艺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7、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C、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18、结合诗歌后两句的内容,谈谈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17、B           18、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稍有些失落的心情(2分)。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2分),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2分)(意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