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① 宋·杨万里 其一 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 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 其二 晓翠妨人看远山,小风偏入客衣单。 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 【注释】①这两首诗为杨万里赴任广东常平茶盐之职途中所作。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角度有同有异:都描写了早春景物,但第二首重点写“寒”,暗点诗题“二月一日”和“晓”。 B.第一首第二句“嫩水新生尚露沙”用“嫩”和“新生”等词语形容水,令人产生喜悦怜爱之情。 C.第二首后三句运用拟人手法,“偏入”“爱做”“自寒”等词语将小风和桃花写得意趣盎然,鲜活生动。 D.两首诗都描绘了一个优美宁静而又伤感凄迷的境界,视角独特,动静交错,诗意清新,自成妙谛。 16.晚清诗评家陈衍曾说:“宋诗……大抵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正意反一层说、侧一层说。”意思是说宋诗层次曲折,富于变化。请结合两首诗做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15.D(“都”“伤感凄迷”“动静交错”表述不正确) 16.①视角曲折:“其一”由平视近处所见,再写俯视所见,最后写隔江远望所见。 ②感觉变化:“其二”先写自己感受到寒意,后将寒意转移给桃花,仿佛桃花也有知觉。 ③诗歌一波三折,委婉曲折而理趣横生。如“其一”通过视角的变化带来的结果揭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其二揭示了“物我同一(相融)”的道理。(6分,每点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