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其一、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5-3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杨万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①
    宋·杨万里
    其一
    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
    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
    其二
    晓翠妨人看远山,小风偏入客衣单。
    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
    【注释】①这两首诗为杨万里赴任广东常平茶盐之职途中所作。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角度有同有异:都描写了早春景物,但第二首重点写“寒”,暗点诗题“二月一日”和“晓”。
    B.第一首第二句“嫩水新生尚露沙”用“嫩”和“新生”等词语形容水,令人产生喜悦怜爱之情。
    C.第二首后三句运用拟人手法,“偏入”“爱做”“自寒”等词语将小风和桃花写得意趣盎然,鲜活生动。
    D.两首诗都描绘了一个优美宁静而又伤感凄迷的境界,视角独特,动静交错,诗意清新,自成妙谛。
    16.晚清诗评家陈衍曾说:“宋诗……大抵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正意反一层说、侧一层说。”意思是说宋诗层次曲折,富于变化。请结合两首诗做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15.D(“都”“伤感凄迷”“动静交错”表述不正确)
    16.①视角曲折:“其一”由平视近处所见,再写俯视所见,最后写隔江远望所见。
    ②感觉变化:“其二”先写自己感受到寒意,后将寒意转移给桃花,仿佛桃花也有知觉。
    ③诗歌一波三折,委婉曲折而理趣横生。如“其一”通过视角的变化带来的结果揭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其二揭示了“物我同一(相融)”的道理。(6分,每点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