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子与①病起,移书二美②、吴下群贤, 爰修禊事踊跃胜游,遥为属寄 (明)李攀龙 伏枕经春忆旧游,永和三日命扁舟。 一时艺苑人亡恙,千载兰亭事可求。 吴下山川何蕴藉,王家兄弟本风流。 独怜搦管传觞处,有客中原自白头。 注:①子与:徐中行,字子与,明代诗人。②二美:指诗人王世贞(字元美)、王世懋(字敬美)兄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起句交代活动缘起,说徐子与久病初愈因想念朋友,于是模仿兰亭集会,写信邀请朋友在吴地聚会修禊。 B.“永和三日”“兰亭事”呼应了题中的“修禊”,使读者通过对兰亭盛事的联想,感受这次聚会的热闹气氛。 C.“一时艺苑人亡恙”中“亡恙”一词,既关联徐子与身体恢复健康之事,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的美好祝愿。 D.“吴下”两句融入王羲之兰亭集会一事,以借该地胜景、王氏兄弟风流衬出吴下山川佳美、群贤毕至的盛况。 16.诗歌的尾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15.D融入王羲之兰亭集会一事,以借该地胜景、王氏兄弟风流衬出”错误,结合诗歌标题和注视二可知,作者友人徐中行在吴地举行集会,邀请二王兄弟等人参与,所以颈联中实际是写现下集会之地和与会之人,并非是“王羲之兰亭集会”的“该地胜景”和“王氏兄弟”。 16.①以“怜”字,直抒胸臆,抒发了自己无法参与活动的心理状态; ②将吴地朋友聚会时“搦管传觞”的盛况与自己的冷清作对比; ③通过“自白头”的夸张描写,表达诗人身在中原无法参与盛事的羡慕和遗憾之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