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广东省各地2020-2021年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及答案精选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I

http://www.newdu.com 2021-05-22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广东省各地
2020-2021年期中语文高二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I
    广东省普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小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景况。“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摘编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18. 文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想象、夸张、反问                     B. 拟人、引用、反问、想象
    C. 排比、反问、想象、引用                     D. 引用、排比、夸张、反问
    19. 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A. ①③④②                                   B.④③①②
    C. 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20. 文中画线句子可改写成:“冬日的农村,这时如果再下一点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配上淡得几乎看不见的背景,便十分的悠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哪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18. B    19. C  
    20. 原文表达效果更好。①原文把江南冬日农村图景比作一幅画,并且着以细雨点染,想象作画的过程,新奇有趣。②原句结尾第二人称的使用体现了对话意识,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易触发读者对江南冬景悠闲的感受。③原文使用反问句,加强了语气,突出了江南冬景的悠闲、迷人之处,强化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
    广东省信宜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昆明气候好,秋来无一点萧瑟之感,只是百物似乎更老熟深沉了一些。早晚稍凉,半夜读书写字须加一件衣服。白天太阳照着,温暖平和,完全像一个稍稍删改过一番的春天。经过了雨季,    ①      。波斯菊开犹未尽,绮丽如昔。美人蕉结了籽,远看猩红一片,仍旧像开着花。饭后课余,在屋前小草坪上,各人搬一把椅子,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在昆明七八年,大家都只是一群游子,谁也没有想到在这里落地生根,包括老吴和老鲁。教员里有的是想出国的,有的想到清华、北大当助教,也有想回家乡办一种什么事的……有一位老兄似乎认为自己是注定了要当副教授的。     ②    ,三间北房,四白落地,后面还有一个小园子,可以种花、种菜。他还把老吴、老鲁也都设计在他的住宅里。老吴住前院,管洒扫应对。主人不在,有客人来时,他便沏茶奉烟,请客人留字留言。老鲁呢,管挑水,还可以把左邻右舍的用水都包下来,包括对门儿卖柿子的老太婆……他把将来的生活设想得这样具体,而且梦寐以求,有点像契诃夫小说《醋栗》中的主人公,于是大家就叫他“醋栗”。
    1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救场如救火”,他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
    B.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C. “戴车匠”在我们不但是一个人,一间小店,还是一个地名。
    D. 那样的“看”根本就不能算是看,顶多只他算是一种感觉而已。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饭后课余,各人搬一把椅子在屋前小草坪上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18. C    19. ①草木都极旺盛   ②他设想有一所小住宅  
    20. ①原句表地点的状语“在屋前小草坪上”在前,有强调作用;②原句多用短句,句式活泼灵动。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把握能力。
    文中“醋栗”的引号作用是特殊称谓。
    A项,引号的作用是引用。
    B项,引号的作用是表讽刺。
    C项,引号的作用是特殊称谓。
    D项,引号作用强调突出。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依据上下文语句不写句子的能力。
    第一空,由下文“波斯菊开犹未尽,绮丽如昔。美人蕉结了籽,远看猩红一片,仍旧像开着花”可知,经过了雨季,草木都生长的极旺盛,所以此处应该填写“草木都极旺盛”。
    第二空,由下文“三间北房,四白落地,后面还有一个小园子,可以种花、种菜。他还把老吴、老鲁也都设计在他住宅里”可知,这所住宅是他设想的,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他设想有一所小住宅”。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句子“饭后课余,在屋前小草坪上,各人搬一把椅子,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中表地点的状语“在屋前小草坪上”在前,有强调的作用;原句中“饭后课余”“在屋前小草坪上”“各人搬一把椅子”“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都是短句,句式活泼灵动。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罗定邦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小题。(共12分)
    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中午或是傍晚,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腿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大阳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
    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起,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上那群嬉戏的鸭仔的样子,把鼻子一捏,头往下一低,便潜进了水底,上来的时候,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了上岸,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有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样,顶着一片荷叶,手里端根树枝,一只眼闭着,煞有介事地一瞄,手指一勾,嘴里同时还要发出“叭”的一声伴响。
    18.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B.你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好。
    C.芒种前后,几乎昼夜都能听到那洪亮又有点凄凉的叫声“布谷布谷……”。
    D.“呀……”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原来是杨家将把名姓改换。
    19.比喻具有生动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捏着鼻子低着头潜入水底。”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5分)
    【答案】
    18.C  原文两个双引号均是起到强调的作用,突出引号内的词为拟声词。A项是引用;B项是表示特殊含义;C项为拟声词。D项是表示人们的感叹语气。
    19.①本句把小青蛙的黑黄肤色比作穿着的黑黄条纹套衫,十分生动、形象。(2分)②能突出色彩,画面感强,给人以强烈的印象。(1分)③同时,与下文小青蛙的一系列动作相呼应,更突出了小青蛙的灵动。(1分)
    20.①强调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捏着”“低着”上,强调入水前的状态:原句的重点落在“一捏”“一低”上,强调入水前的连贯动作。
    ②表达效果不同:改句主要表达的是潜入水底这个结果,原句则侧重展现孩子们灵活熟练的游泳技能。
    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是较为普通的平铺直叙;原句通过“一捏”“一低”动作的连续使用,更加口语化,活泼风趣,与全文的风格更和谐。(答对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广东省广大附中、铁一、广外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天鹅是世界上可以长途飞行的鸟类,每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往返于南北之间。在迁徙途中,(      )。它们一面跋涉,一面寻觅适合安家过冬、孵化爱情结晶的风水宝地,那抉择有多困难也没有人知道。这次它们选择凯江为落脚点,当它们的倩影通过眼睛投屏到大脑,我彻底沦陷。
    一轮夕阳红着脸挂在山头,凯江变得柔和起来。江心的小岛旁,那对黑天鹅悠闲地漂游着,时而深情对视,时而相互梳理羽毛。明净的天空倒映在水里,它们就游走在云层里了,那样优雅、美丽、互爱,长诗短歌般的山水瞬间也多情起来。它们那黑得发亮的羽翼、饱含深情的眼珠子,我的心也变得柔软,一不小心生怕就惊扰了它们的清净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体会,它们要面临多大的天敌入侵、饥饿威胁
    B.它们要面临多大的天敌入侵没人知道,多少饥饿威胁也没有人能体会
    C.它们要面临多大的天敌入侵、饥饿威胁,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体会
    D.没有人知道它们要面临多大的天敌入侵、饥饿威胁,也没有人能体会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答案】
    18.C
    【解析】括号前的句子“在迁徙途中”限定了所填句子的主语是“它们”,并结合括号后的句子内容,主语“它们”应位于句首,由此排除A、D项。B项把“天敌入侵”与“饥饿威胁”分开,又把“知道”和“体会”分开,在意思表达上不如C项表达得集中而丰富,故排除。
    19.A
    【解析】A项与画波浪线的句子一样,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20.示例:①“眼珠子”改为“眼眸”②在“我的心”前加“让”③“一不小心”与“生怕”互换位置。
    广东省汕头市东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共7分)
    11月13日,一个消息让中国文物爱好者百感交集——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圆明园兽首,本身固然是珍贵文物,但它的价值又远超出文物本身的意义。圆明园命运的跌宕起伏,记录着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面前的悲凉与屈辱。因此,每一尊兽首的回归,都是国人关注的焦点新闻。中国文物流失数量之多,是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伤恸。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余万件。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外国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更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它们在异乡泣诉着一个古老民族城池失守的悲哀。我们在向为流失文物回归努力的人们致敬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在厚利驱动下,不少文物通过非法途径流失国外。有文物专家分析,历史上文物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外国掠夺,而现在文物流失主要是因为走私,且因走私流失的文物数量已经大大超过前者。
    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马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B.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八千多呢!——我能喝口水吗?
    C.“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D.“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
    20、拟人具有人格化特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续写和仿写。使用排比和拟人手法续写和仿写两个句子(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3分)【答案】A(A项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都表示补充解释说明。B.破折号表示话题转换。C.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D.破折号表示插说。)
    20略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
    近来,“累丑”一词走红网络。何为“累丑”?网友称,“累丑”就是短时间内五官没有变化,体重没有变化,皮肤没有变化,但经过连续熬夜、加班、高强度劳动、没有良好的休息后,整个人呈现出一种枯草一样被吸干的丑感。
    _________。有人质疑,“累丑” 不就是“憔悴”吗,并因此痛批网友的词汇如此匮乏,简直是语言文化的退步;也有人为“累丑”声援,称其“太形象了!是超越语言、充满故事质感的表达”。
    在专家看来,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的诞生和淘汰是语言的正常新陈代谢。流行词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百态,充满时代感。《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黄安靖曾表示,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形式与符号,社会生活是其内核。社会在变化,语言也会发生变化。
    “累丑”的魅力在于其充满故事质感。憔悴未必丑,只表示一种面容状态,可以与疾病、饥饿等诸多原因相关。而“累丑”,讲出了憔悴的原因和憔悴的后果,暗含了人们面对生活的重担时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与病痛饥饿无关。
    细数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词,之所以能够引起共情的原因,正是因为它们的语义内涵既反映了现代人的各种复杂心态,更准确地描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值得警惕的是,当过度游戏化、极端化的网络语言泛滥,青少年群体很容易被“流行”裹挟,丧失对真正美的语言文字的体认和感知。
    18.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19.下列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新词走红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关于“累丑”的讨论。
    B.伴随着新词的走红,一场关于“累丑”的讨论随之而来。
    C.新词走红的同时,一场关于“累丑”的讨论随之升温。
    D.伴随着新词的走红,随之升温的是一场关于“累丑”的讨论。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细数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词,之所以能够引起共情,正是因为它们的语义内涵既反映了现代人的各种复杂心态,更准确地描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B.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词,之所以能够引起共情,正是因为它们的语义内涵既反映了现代人的各种复杂心态,更准确地描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C.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词,之所以能够引起共情,正是因为它们的语义内涵既准确地描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更反映了现代人的各种复杂心态。
    D.细数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词,能够引起共情的原因,正是因为它们的语义内涵既准确地描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更反映了现代人的各种复杂心态。
    【答案】
    18. A(例句与 A 项均为比喻,B 项为拟人,C 项为夸张,D项为借代、互文。
    19. C("伴随"和"随之"不能同时出现。)
    20. C (解析; ①去掉"细数"或者在"之所以"前加上"它们"。②去掉"的原因"。③调整语序∶"既准确地描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更反映了现代人的各种复杂心态"。)
    广东省珠海市艺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抗击新冠肺炎疲情的战斗打响,数万名医护人员奔赴前线,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被筑起。已经渐渐淡出人们日常生活的书信,成为医护人员与家人交流的载体。这些逆行者既是战士,也是父母、儿女、妻子、丈夫。家人是他们的最大“软肋”,也是最坚强的后盾。这些普通人,怎样变成一往无前的英雄?在《逆行者家书》中,或许能够找到答案。周馨瑜写信告诉儿子:“面对国家召唤,妈妈心里只有四个字:义不容辞。”
    这一封封非常时期的非常家书,(  ),让人发自内心地感慨“每个人都了不起”。它们生动昭示:危急关头总有人义无反顾站出来,肩负起沉甸甸的使命,这些人就是鲁迅称赞的“中国的脊梁”。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3分)
    A.质朴的文字凸显着普通人的英雄本色,映照出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文化底色
    B.用质朴的文字凸显着普通人的英雄本色,映照出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文化底色
    C.用质朴的文字凸显着普通人的英雄本色,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文化底色被映照出来
    D.普通人的英雄本色体现在质朴的文字中,映照出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文化底色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3分)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答案】
    18. B   19.C
    【解析】18.根据上文“这一封封非常时期的非常家书“和下文“让人发自内心地感慨“可知,括号处主语应是“家书“,这就排除A、D两项;C项后半句主语为“文化底色“,而“让人发自内心地感慨……”的主语不是“文化底色”,而是“家书”,故可排除C。
    19. 划线句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把“家人”比成“软肋”“后盾”。
    A.运用对偶修辞,“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落去”对“燕归来”。 B.运用夸张修辞,夸大了白发的长度和愁的长度。 C.运用比喻修辞,把“愁”比成“向东流”的“一江春水”。
    D.没有修辞手法。
    20.修改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打响,数万名医护人员奔赴前线,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