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皎然《冬日送颜延之明府抚州视叔父》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5-17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皎然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冬日送颜延之明府抚州视叔父
    
皎然
    
临川千里别,惆怅上津桥。
    
日暮人归尽,山空雪未消。
    
乡云心渺渺,楚水路遥遥。
    
林下方欢会,山中独寂寥。
    
天寒惊断雁,江信望回潮。
    
岁晚流芳歇,思君在此宵。
    【注】①颜延之,系皎然好友,中唐人,非与谢灵运同时代的颜延之。②皎然,本姓谢,系谢灵运十世孙,既是唐代诗僧,又是著名的诗论家,著有诗论名著《诗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交待了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朋友的身份,“明府”在唐代指县令一职。
    B.一二句诗人以自然朴素的语言道出送别之意,“临川”点明友人离别的地点。
    C.三四句动静结合,将人归家的画面与山中空寂充分对比,凸显了自然的寂静。
    D.末两句诗人以惆怅情怀感受周围事物,山林“流芳”已歇,诗人思友之心未歇。
    16.皎然在《诗式》中提出:“语与兴驱,不由作意,气格自高。”请分析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诗人这种美学主张的。(6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9分)
    15.C(3分。动静结合错,两句都是静景。人归尽,未写归的过程,是写人尽后的寂寥)
    16.①这句评论是说:诗的语言是为诗人的感情所驱遣,无须经过刻意雕琢,诗的格调自然高雅古朴。
    ②\“冬日”冷寂的环境、与好友的离别,使诗人油然而生孤寂惆怅之感,这种感情由景、由事从内心自然而发。
    ③本诗中语言表达自然蕴藉,并没有刻意为之,不事雕琢,完全由内心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自然驱遣而成。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