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苏轼《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5-17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苏轼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江城子
    苏轼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①。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②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注]①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在老友的帮助下求得东门外东坡故营地数十亩。开垦耕种,自号东坡居士。②陶渊明50岁游斜川,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做斜川诗。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似无理而实妙,开篇即具有奇句夺目之效,言说唯有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
    B.词的下阕暗含东坡雪堂之景似当日斜川之景,既引出苏轼对陶渊明斜川之游的向往,又饱含着深沉的感慨。
    C.“吾老矣,寄余龄”,既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又表达了苏轼纵情山水,渴盼终老于此的心愿。
    D.本诗写景富于立体感,鸣泉、山亭、远峰等景物,声色相映,错落有致,写出了田园景物的恬静与清幽。
    16.词的第二句写“只渊明,是前生”,请结合全词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分析苏轼和陶渊明在人生境遇和情感上的异同点。(6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C(本诗主旨饱含着宦海浮沉的感慨。此诗句虽有随遇而安的旷达之情,也有自我排解的慰藉之意。但是并非表达纵情山水,终老于此的心愿。)
    16.相同点:(1)都是躬耕田园,表达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恬然自适的满足。(2)都有对官场的失望、无奈和人生迟暮的悲叹。
    不同点:(1)原因不同:苏轼因遭贬谪而躬耕东坡,陶渊明因不满现实辞官归隐。
    (2)情感不同:苏词有对宦海浮沉的感慨,而《归》充满了对归家生活的欣喜与期待。(相同点两点,每点2分,不同点答出一点即可,给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