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202105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C(A原文信息为并列关系;C原文是“唯有文化的不断创新,才会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注入源头活水,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而非唯一条件;D强加关系。原文为“把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让文化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文化产品和服务。”)
2.C(范围扩大,原文为“文化要发展,就需要一群有担当的文化人”)
3.D(在原址重建圆明园不是文化文化传承与创新)
4.①论证结构严谨。文段采用递进式结构,先提出观点“文化传承的意义实际上在于对“传统”的认同”,然后分析文化传承必要的原因,最后论述文化传承应持的态度方法。②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及改革开放后的现实都恰切地论证观点。③语言规范,用词精炼准确。运用“之所以”“就是因为”等关联词语使表达恰切、贴切。(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5.①积极呼吁有担当的文化人,发时代之先声,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用创意激活经典,创作出文化精品,以文化人。②重视有绝技的手艺人并鼓励青年人做好技艺传承,全面落实“非遗”保护政策。③培养有情怀的开拓者,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善于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文化发展繁荣。④号召人人争做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出力发声的有识之士,让文化发展在每个地方找到现实落点,使文化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⑤引导民众克服对传统文化的浮躁功利心态,以对民族历史与未来负责的态度去继承文化传统。⑥积极倡导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不同文化的交流激荡中,致力于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共生,努力开创未来世界文化的新境界。(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C(“建筑的错落有致”错)
7.D(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侧重叙述历史、文化)
8.①作者知道吴堡是因为作家柳青;②用柳青的名言印证中国共产党在紧要时东渡黄河的英明,揭示吴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③引出后文对吴堡英雄辈出及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性的叙述描写。④丰富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4分。每点1分,意思对或其他合理说明也可)
9.参考:①描写吴堡历史悠久的文化厚重之“气”。②叙写吴堡人民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勇敢之“气”。③表现红军以德胜强的精神之“气”。④彰显吴堡劳动人民“与天斗,与地斗”的勤劳智慧之“气”。⑤歌颂秦晋普通乡民热辣而又多情、对美和爱的向往追求之“气”。(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D(朕固知卿以此,吾诛重师,乃刘捍误我,致卿至此,吾岂不恨之邪?)
11.A(字也可与名意义相对相关)
12.A(任命指挥使原因不对)
13.(1)然而也暗中妒忌他的才能,曾对手下人说:“我老了,将要死了,刘知俊不是你们所能控制的,不如尽早对付他!”(4分。“阴”“且”“图”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于是在街巷中编造诬陷的歌谣说:“黑牛出圈棕绳断。”王建更加讨厌他,于是被杀。(4分)
14.①统治者如太祖的猜忌。②身边小人的离间迫害。③自己的反复无常,立场不坚定。(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D(非“自嘲”)
16.参考1.首联,首句的“伤”,为全诗点染一种悲怆气氛,而且突如其来,造成强烈的悬念。次句的“此”,兼有“此时”、“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义,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
参考2.颔联,三句的“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四句的“变”,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引发读者作联翩无穷的想象。(6分。每字3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3)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6分。每句1分,有增减字、错别字该句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B(无借代)
19.D(A项两处引号均表示着重论述的内容;B项表示特定含义;C项两处引号均表示否定或讽刺;D项引号与文中画横线处一致,均为直接引用的内容。)
20.①句式整齐,具有音韵美;②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抒情性,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③先写枫叶所处的环境,再歌颂其精神,符合逻辑认知顺序。(4分。一点2分,答出2点即可。)
21.①成分残缺“创新”后加“活力”;②“中国因为”改为“因为中国”;④“以自身实际”改为“从自身实际”;⑥关联词搭配不当,“只要”改为“只有”。(4分。每处1分。)
国内首次利用变电站集成三大运营商设备搭建的5G共享基站4月29日在南京正式投入运营,实现了电网与通信基础设施的融合,建设周期和成本大大压缩。
(6分。“国内首次利用变电站集成三大运营商设备搭建的5G共享基站”1分;“4月29日”1分;“在南京”1分,“正式投入运营”1分;“实现了电网与通信基础设施的融合”1分,“建设周期和成本大大压缩”1分。)
四、写作(60分)
23.参照2020年高考山东省作文评阅标准,建议以45分为基准分评阅。
参考译文:
刘知俊字希贤,是徐州沛县人。年轻时侍奉时溥,时溥和梁人相互攻战,刘知俊和他的部下二千人向梁投降,梁太祖任命他为左开道指挥使。刘知俊容貌雄壮英迈,能够披甲上马,挥舞宝剑攻入敌阵,勇敢超出各将之上。在这个时候,刘开道在军中名声显著。历任海、环、郑三州刺史,跟随梁太祖攻破青州,因为军功表奏为匡国军节度使。
邠州杨崇本率领六万士兵进攻雍州,屯驻在美原。这时,梁太祖正和各将领进攻沧州,刘知俊不等命令,就和康怀英等人打败杨崇本,斩杀二万人,缴获战马三干匹,抓获偏将一百人。李思安筑夹城进攻潞州,很久不能攻克。梁太祖罢免李思安,授予刘知俊行营招讨使官职,还未到潞州,夹城已被攻破,调任西路行营招讨使,在幕谷打败邠、岐二州军队。这时,延州高万兴背叛杨崇本向梁投降,梁太祖派刘知俊会同高万兴,攻克丹、延、鄜、坊四州,加官检校太尉兼侍中,封为大彭郡王。刘知俊的战功越来越高,梁太祖性格多猜忌,多次杀害将领们,王重师无罪被杀,刘知俊更加畏惧,不能安定。梁太祖攻克鄜、坊二州后,派刘知俊再次进攻邠州,刘知俊因军粮供应不上没有成行。
梁太祖到河中,派宣徽使王殷召见刘知俊。他的弟弟刘知浣任亲军指挥使,暗中派人告诉刘知俊不应该前来。刘知俊于是反叛,向李茂贞称臣,率兵进攻雍、华二州,抓获刘捍送到凤翔。梁太祖派人对刘知俊说:“我待你够好了,为什么背叛我呢?”刘知俊回答说:“王重师没有对不住陛下却被灭族,我不是背叛你的恩德,只是怕死罢了!”梁太祖又派人告诉他说:“我固然知道你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杀王重师,是刘捍使我误解,致使你到这地步,我难道不悔恨此事吗?如今刘捍已死,不能搪塞责任。”刘知俊不回复,率兵截断潼关。
梁太祖派刘鄩、牛存节进攻刘知俊,刘知俊于是逃奔到李茂贞处。李茂贞的土地狭小,无处安置他,派他西攻灵武。韩逊告急,梁太祖派康怀英、寇彦卿等人进攻邠宁来牵制他。
刘知俊在升平大败康怀英,杀梁将许从实。李茂贞十分高兴,任命刘知俊为泾州节度使,派他进攻兴元,攻取兴州、凤州,包围了西县。不久李茂贞左右的人妒忌刘知俊的战功,借事离间他们,李茂贞夺取了他的军队。刘知俊于是逃奔到蜀,王建任命他为武信军节度使,派他回师进攻李茂贞,攻取秦、凤、阶、成四州。王建虽然待刘知俊很好,然而也暗中妒忌他的才能,曾对手下人说:“我老了,将要死了,刘知俊不是你们所能控制的,不如尽早对付他!”而蜀人也都嫉恨他。刘知俊脸色黑,而他的生年是丑年。王建的各个子孙,都用“宗”、“承”做名字,于是在里巷中诬陷编为歌谣说:“黑牛出圈棕绳断。”王建更加讨厌他,于是被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