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http://www.newdu.com 2021-05-1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语文
2021. 5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诗歌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基础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诗人总是成为感知时代的先锋,诗歌总是成为时代的号角和第一声春雷。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一直充当着时代先行者、价值引领者的诗人何为?诗歌何为?
    伟大的诗歌产生于伟大的社会实践,古今中外皆然。盛唐诗歌最具代表性,其中又以唐代边塞诗最为典型。《全唐诗》近五万首,边塞诗只有两千余首,却被认为是唐诗中最具思想性、想象力与艺术性的诗篇。所谓诗歌的“盛唐气象”,主要是由边塞诗表现出来的。盛唐的美学形象也主要是由边塞诗建构起来的。边塞诗充分展现了一种自由的、积极的、开放的精神,以及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色彩。到西域去,到边疆去,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是当时读书人和有志之士的共同心声,也是一种伟大的社会实践。边塞诗因为反映普遍社会情绪和理想生活样貌,所以脍炙人口,让人震撼。
    当代社会正在进行伟大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这里说的雄心既是一-种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思想准备。在新时代,诗歌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新时代诗歌,要解决好个人性与人民性的问题,传承、开放与创新的问题,还有如何书写时代与现实的问题,以及如何创造出现代诗歌美学和生活意义的问题。
    新时代诗歌应该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新时期文学就是从确立主体意识开始的,但那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主体意识,曾对人性的解放、人道的弘扬起过积极作用,但过于强调自我,导致后来解构主义思潮泛滥,否定传统、贬低英雄、反对崇高,直至解构一切宏大叙事,最终走向了历史虚无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本身就包含了个体意识和民族意识,是建立在个体和民族基础之上又超越具体的个人和民族的。我们要走向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发现和自我创造的建构主义,不断走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一历史性转折,正是时代最具诗意之处,提供了发挥自由创造的无限空间。兼具思想能力、感受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优秀诗人,最终会将人民的、民族的、国家的主体性和个人的主体性融为一体,加以不断肯定、不断强化和不断超越,提炼出新时代的核心价值,建构出强大的主体性精神力量,打动人心、改变风气、影响社会。
    新时代诗歌还应该创造新意象、新形象。诗歌是一种塑造形象的艺术,艺术以形象感人,只有典型形象才能深入人心、永久流传。我们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经验、感受与视野,都和以往大不相同,并以一-种加速度的形式产生着。自然山河、人文网络、社会和谐,都将给诗人带来新的灵感和冲击力,激起诗性的书写愿望。而复兴征程、模范英雄、高速高铁、青山绿水、精准扶贫……都可以成为抒写对象,成为诗歌典型,都可以既有时代典范性,又具有艺术价值。超 然 客校对此外,全球化、“一带一路”、海洋世纪、航天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将加快人类前进的步伐,放大人们的想象力,激发新的理想信念、奋斗精神和创造力,进而催生出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新的美学观念和美学形式。这将是一个新的美学开疆拓土的时代,既葆有中国特色的本土根底,又具有全球的开阔视野和胸怀。这是一个将创造出全新美学方式与生活意义的新时代。
    诗歌一直肩负着倡扬新的美学原则和生活方式的重任。在新时代,诗歌也应该充当文学变革的先锋,开拓新的感受方式和美学追求,创造新的价值,站到时代的前列。
    (摘编自李少君《诗歌要有开新时代风气之先的气魄》)
    材料二:
    主持人:“让最好的诗歌走近更多人”,其实是在期许诗歌重建、加强与读者的联系。重建与读者、与时代社会的有机联系,对诗歌来说为什么重要?
    谢冕:回到新诗源头来看,新诗诞生在国家内忧外患、整个社会要求自强自立大背景下,从最初发起就是要和社会现实、人民生活状态发生联系,所以当时明确提出“为人生”的主张。新诗以言文相谐的语言之新,以新思想、新观念等现代潮流顺利融入诗中的思想之新,与大众建立紧密联系。可以说,“诗言志”这一中国诗歌传统,并没有因白话新诗出现而中断,相反,在郭沫若、艾青等诗人那里获得英气勃发的现代更新。这里的“志”是为民生、为社会、为民族振兴、为国家自立自强的大志向,一百年来我们都在这样奋争。这是诗与读者之间最内在最深刻的联系。
    主持人:几乎所有文艺都有基于个体、面向大众的问题,但诗歌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极为强调独特的个人体验,一方面又最容易引起广泛共情、共鸣,以诗歌表达“撬动”社会现实和大众情感。
    吉狄马加:真正--流的诗人首先一定是思想家,有对时代主流和时代本质的深刻认识,其次还得是融合个人情感、个体生命体验与时代精神进行艺术呈现的高手。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人称道,他对人民的热爱、对社会历史的责任是和他的浪漫主义美学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身处战争和革命年代的诗人艾青、马雅可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等,他们的作品不仅记录时代,而且不是一般性记录, 而是真正高水平艺术地记录:他们在个人生活、个体生命经验和时代经验、社会现实以及民族精神、人类精神之间找到了最佳结合点。
    谢冕:现在一些诗人表现小小的悲欢、小小的愿望、小小的心境,把大众遗忘了、把更大的关怀遗忘了。诗歌通过表达自我通向大众,如若不能引起大众共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常常说,第一是境界,而后才是艺术。没有境界,再好的艺术也没有用。什么是境界?就是为广大民众表达心声、就是家国情怀、就是社会兴衰匹夫有责。这不是标语口号,大诗人莫不如此。
    (摘编自胡妍妍、谢冕、吉狄马加、范致行《奋进时代呼唤诗词创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新时代诗歌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并创造新形象,就能成为时代先行者、价值引领者。
    B.新时代诗歌要重建与读者、社会的有机联系,关键是要抒写为民生社会、为民族国家的大志向。
    C.材料一第四段中提到的“优秀诗人”与材料二提到的“真正一流的诗人”,两者内涵本质相同。
    D.材料二中谢冕关于新诗源头的言论可以佐证材料一诗歌要 有开新时代风气之先的气魄的观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我们要写作题为“谈盛唐气象的文学表现”的论文,盛唐边塞诗应该是重要研究资料。
    B.只有创造出符合新时代的形象、反映时代精神与价值的诗歌,才称得上是新时代优秀诗歌。
    C.吉狄马加提及的诗人要高水平艺术地记录时代的实质就是要处理好个人性和人民性的问题。
    D.《离骚》流传千载是因为其浪漫主义美学精神的艺术呈现,能引发不同时代人们的共鸣。
    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谢冕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
    B.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C.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D.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人间词话》)
    4.从论证的严密性来看,材料-第二段存在哪些问题?请简要分析。(4 分)
    5.如果以“生活之像,时代之声”为题给下面的一首诗写一则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 分)
    他已经有瘾
    车延高
    不说名字,名字不重要
    名字人死如灯灭
    可老百姓都知道他
    半夜三更打电话,他起来接
    像接亲戚家的电话
    第二天他会尽心去办人家反映的事
    是一些部门应办没有办的事
    是一些公务员看不起眼的小事
    是他放下架子到处求人的事
    办妥了,有人感谢他,送锦旗
    也有人翻白眼说:狗拿耗子
    他我行我素,他已经有瘾
    每年要去义务献血
    给一个白血病孩子捐了骨髓志事
    现在退休了,不肯下岗
    依旧应承这应承那
    忙得像拿了双倍工资
    我有时遇见他,头发全白了,没时间梳
    鸟巢一样,乱糟糟的
    ——(《诗刊》2019年4月)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柯洛克斯泰:我身上带着一封给你丈夫的信。
    娜    拉:信里把这事完全告诉他了?
    柯洛克斯泰:信里把情节尽量说得轻。
    娜    拉:别让他看那封信,快把信撕了!我好歹给你去弄钱。
    柯洛克斯泰:对不起,海尔茂太太,我记得我说过一,
    娜    拉:喔,我不是说我欠你的那笔债。我要你告诉我,你想问我丈夫要多少钱,我去想法子凑出来。
    柯洛克斯泰:我一个钱都不想跟你丈夫要。
    娜    拉:那么你想要什么? |
    柯洛克斯泰:告诉你吧。我想恢复我的社会地位。、我想往上爬,你丈夫一定得给我:帮忙。在过去的一年半里,我一件坏事都没干。虽然日子苦得很,可是我耐着性子一步步往上爬。现在我又被人一脚踢下来了,要是人家可怜我,只把原来的位置还给我,我决不干休。我告诉你,我想往上爬。我一定要回到银行里去,位置要比从前高。你丈夫必须给我添个
    新位置——
    娜    拉:他决不会答应。
    柯洛克斯泰:他会答应。我知道他的脾气,他不敢不答应,等我做了你丈夫的同事,你瞧着吧。用不了一年工夫,我就是经理离不开的一个好帮手。那时候日, 合资股份银行真正的经理是厄尔.柯洛克斯泰,不是托伐.海尔茂。
    娜    拉:不会有这种事。
    柯洛克斯泰:你是不是会——
    娜    拉:现在我有胆量了。
    柯洛克斯泰:喔,你别打算吓唬我!像你这么个娇生惯养的女人——
    娜    拉:你瞧着吧!你瞧着吧!
    柯洛克斯泰:是不是躺在冰底下?躺在冰凉漆黑的深水里?明年春天开冻的时候飘
    到水面上,头发也没有了,丑得叫人不认识——
    娜    拉:你别打算吓唬我。,
    柯洛克斯泰:你也吓唬不了我。海尔茂太太,没人会干这种傻事情。再说,干了又
    有什么用?到那时候你丈夫还是在我手心里。
    娜    拉:以后还是在你手心里?将来我不在的时候——?
    柯洛克斯泰:你忘了,你的名誉也在我手心里。( 娜拉站着不作声,两眼瞧着他)现在我已经通知你了。别干傻事情。海尔茂一接到我的信,我想他就会答复我。你要记着,逼着我重新走上邪路的正是你丈夫,这件事我决不饶他。海尔茂太太,再见吧。(他从门厅里出去。娜拉赶紧跑到门口,把门拉开一点,仔细听。)
    娜    拉:他走了。他没把信扔在信箱里。喔,这是不会有的事,(把门慢慢拉开)怎么啦?他站着不走,他不下楼?难道他改变了主意?难道他——(听见一封信扔到信箱里。柯洛克斯泰下楼脚步渐渐地远了,娜拉低低叫了一声苦,跑到小桌子旁边,半晌不作声)信扔在信箱里了! (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厅门口)信在里头了!托伐,托伐,现在咱们完了!
    林丹太太拿着衣服从左边进来。
    林丹太太:衣服都弄好了。咱们试一试,好不好?
    娜    拉: (声音低哑)你过来,克里斯蒂纳。
    林丹太太: (把衣服扔在沙发上)什么事?我看你好像心里很乱。
    娜    拉: 你过来,你看见那封信没有?瞧,从信箱玻璃往里看。
    林丹太太:不错,我看见了。
    娜    拉:那封信是柯洛克斯泰的。
    林丹太太:借钱给你的就是柯洛克斯泰吗?
    娜    拉:是,现在托伐都要知道了。
    林丹太太:娜拉,我告诉你,他知道了对于你们俩都有好处。
    娜    拉:你还不知道事情的全部底细呢。我签过一个假名字——
    林丹太太:什么!超然客校对
    娜    拉:克里斯蒂纳,听我说下去。将来你要给我作证人——
    林丹太太:怎么作证人?要我证明什么事?
    娜    拉:要是我精神错乱了——这事很容易发生——
    林丹太太:娜拉!
    娜    拉:或是我出了什么别的事,到时候我不能在这儿——
    林丹太太:娜拉,娜拉,你真是精神错乱了!
    娜    拉:将来要是有人要把全部责任、全部罪名拉到他自己身上去——
    林丹太太:是,是,可是你怎么想到?
    娜    拉:那时候你要给我作证人,证明不是那么一回事,克里斯蒂纳。我的精神一点儿都没错乱,我自己说的话自己都明白。那件事是我一个人做的,别人完全不知道。你记着。
    林丹太太:我一定记着。可是我不明白你说的什么话。
    娜    拉:喔。你怎么会明白?那是一桩还没发生的奇迹。
    林丹太太:奇迹?
    娜    拉:不错,是个奇迹,克里斯蒂纳,可是非常可怕,千万别让它发生。
    林丹太太:我马上去找柯洛克斯泰谈谈这件事。
    (节选自易卜生《玩偶之家》第二幕)
    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快把信撕了!” 中的“快”字表现出娜拉此时心情的急切,同时暗示信中所述之事对娜拉与海尔茂家庭安定的重要性。
    B.柯洛克斯泰台词中出现的多处破折号大都表示话语中断,是娜拉急于表达所致,反映出娜拉要极力摆脱被要挟的困境。
    C.“我知道他的脾气,他不敢不答应”,既流露出柯洛克斯泰对目的达成的自信,又侧面表现出海尔茂胆小怯懦的特点。
    D.“把衣服扔在沙发上”,看似一个随意的动作,实则真实而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心理,表现了林丹太太对娜拉真切的关心。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选文中用“回溯”的手法,即通过柯洛克斯泰的追述交代出他与海尔茂之间的矛盾,使全剧的矛盾冲突更加集中强烈。
    B.选文将柯洛克斯泰与娜拉作对比,彰显出狡猾、冷酷与单纯、正直的人性差异、体现作者对人性的思考,丰富戏剧主题。
    C.柯洛克斯泰要挟娜拉这一情节,引出下文娜拉对林丹太太的托付,并触发后文娜拉与海尔茂之间的矛盾,情节设计巧妙。
    D.选文中人物的台词多用口语,通俗易懂,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诗化台词风格迥异,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体验。
    8.请简要分析选文中娜拉的心理变化过程。(4 分)
    9.戏剧《玩偶之家》以娜拉的出走为结局,请简要分析选文为娜拉的出走做了哪些铺垫。(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坐同产有罪劾免。后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领郡钱谷计。簿书正,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太守丞,处议当于法。宣帝时,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后除颍川太守。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就全安长吏。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日:“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止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或问其故,霸日:“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前后八年,郡中愈治。是时,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霸,宣布诏令,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吏民向于教化,兴于行谊,可谓贤人君子矣。”乐陵侯史高以外属旧恩侍中贵重,霸荐高可太尉。天子使尚书召问霸:“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夫宣明教化,通达幽隐,使狱无冤刑,邑无盗贼,君之职也。将相之官,朕之任焉。君何越职而举之?”霸免冠谢罪,自是后不敢复有所请。然自汉兴,言治民吏,以霸为首。为相五岁,甘露三年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有删节)
    1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1 A.①坐同产有罪劾免   ②律谓武日:“副有罪,当相坐。
    B.①将相之官,朕之任焉  ②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C.①君何越职而举之      ②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D.①霸免冠谢罪          ②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3 分)
    A.坐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
    B.坐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颖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
    C.坐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
    D.坐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黄霸熟习律令,断案公正。黄霸不仅思维敏捷,而且通晓法律条文;曾经多次裁决-些疑难案件,大家一致认为判决公平。
    B.黄霸廉洁自律,重视教化。他担任左冯翊卒史,记录账册公允无私,因廉洁受称赞;担任颍川太守,极力推行教化,不得已才使用刑罚。
    C.黄霸治理有方,深受赏识。黄霸再次执政颍川期间,郡中安宁有序,百姓谦让互助、重视教化,他的治理能力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评价。
    D.黄霸通达明理,知过能改。黄霸欲推荐史高为太尉,皇帝认为此举不利于“偃武兴文”,因而未同意;黄霸认识到错误,不再进奏此事。
    13.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 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太守丞,处议当于法。(4分)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屈原列传》) (4分)
    14.从黄霸陈述的留用许县县丞的理由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为政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秋晚闲步,邻曲以予近尝卧病,皆欣然迎劳
    陆游
    放翁病起出门行,绩女窥篱牧竖迎。
    酒似粥浓知社到,饼如盘大喜秋成。
    归来早觉人情好,对此弥将世事轻。
    红树青山只如昨,长安拜免几公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中“窥”“迎”等动作,令人想见绩女和牧童的神情,表现出乡邻对诗人的友好。
    B.颔联用比喻突出酒之浓、饼之大,写出乡邻对诗人的热情款待,也反映出丰收的喜悦。
    c.颈联抒发诗人从邻居归家后的感慨,美好的人情给诗人留下深刻感受并让他看淡世事。
    D.诗歌前两联扣住题目中“病”“迎”“ 劳”来叙述描写,后两联议论抒情,结构严谨。
    16.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烟花三月下扬州”“人生只合扬州老”的华美诗句让扬州这座文化名城名扬古今。但是南宋词人姜夔在《扬州慢》中却有“          ,            ”句子,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
    (2)《离骚》中屈原借佩戴香花美草来表示保持自己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          ,            ”。
    (3)成语是汉语的精髓,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而很多成语就蕴含在诗句之中,例如陆游的诗句:“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那时的北海,( a )。苍茫原野,无边无垠,地冻冰寒,人烟罕至,唯一和苏武做伴的是那个汉廷的旌节。在刺骨的寒风中,苏武命令自己,活下去,无论如何得活下去!他不能死,①家园里不仅有待自己恩重如山的汉武大帝,更有白发亲娘和红妆佳人。刻骨铭心的牵念如同蚕丝,缠绕着七尺男儿的心,家国情怀让他战胜孤独,顽强生存。他仍心怀希望,总有一天他能回到家园,同亲人团聚,为汉室效忠。
    无数苦难过后,苏武没死,他依然选择顽强地活着。②他开始周游北海,他的足迹走遍了北海湖畔。他慢慢了解身边的这片湖。他知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贝加尔湖。贝加尔湖是由蒙古语转化而来,意为“富饶的湖泊”。(b ),所以当地人又称“月亮湖”。
    湖水澄澈清冽,稳定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 -样,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
    18.下列填人括号内的两句话,衔接最恰当-项是(3 分)
    A. a虽然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人居环境非常恶劣b 湖型狭长而弯曲,宛如一弯新月,
    B. a虽然人居环境非常恶劣,但是一个美丽的地方b 湖型狭长而弯曲,宛如一弯新月
    C. a虽然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人居环境非常恶劣b 湖型宛如一弯新月,狭长而弯曲
    D. a虽然人居环境非常恶劣,但是-一个美丽的地方b 湖型宛如一-弯新月,狭长而弯曲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异日图将好景,归去风池夸。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D.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20.文中划横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 请找出并说明修改意见。(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2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每个人对信息各有其偏好,_①_,但如今盛行的 “算法主导下的内容分发模式”却将这种正常偏好分化放大,大量的资讯平台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持续向用户提供定制化、精准化服务,最大限度迎合用户需求,用户也更倾向于关注自已原本喜欢和感兴趣的领域,在不断重复和自我认证中强化固有喜好和偏见,陷入相似信息的“回音室”,久而久之如同蚕一般作茧自缚,_② 。“信息茧房”效应不仅会局限个人视野,还会加速群体极化。“茧房”中成员内部交流显著增多,_③_,甚至完全排斥外部信息,形成一种正反馈式的“自激”, 表面上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实际上却很容易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信息茧房”下一个简要定义。不超过60个字。(4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过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恐怕都没有像今天这样,从一出生,就具有令人称美的国际化基因,这是现代中国在这代青年人身上打下的最鲜明烙印。
    从“观察世界”,到“融入世界”,再到“影响世界”,年轻人由被动到主动,背后更彰显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已悄然改变。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进入新时代,也同样为你提供了一个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机会。
    得天独厚的开阔眼界,让你能够站在历史的塔尖,张望更加遥远的未来;中西古今的比较视野,让你手握丈量世界的工具,观察和理解更为复杂的人和事。也正因此,知识渊博、思想开放、头脑灵活的我们,肩上自然也就多了一份使命。如果说百年前,仁人志士走出国门,只为求一纸救国良方,虽有所得,却难掩心中的屈辱和无奈;那么今天,伴随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你的心中应该有十足底气,去勾画和塑造整个世界的明天。
    (摘编自《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2018年2月《人民日报》)
    围绕“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一话题,选择一个角度, 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申论。
    要求:①归纳材料观点,分析其中反映的问题;
    ②提出对策、列出方案并进行论证;
    ③观点明确,客观中肯,逻辑性强;
    ④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