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读下面唐代韩愈两首诗,完成15~16题。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霄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5.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晚春》前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春天即将结束,花草树木各逞姿色,争芳斗艳。 B. 《春雪》中“都”字透露了人们盼望春色的急切心情,二月刚见草芽也令人吃惊、失望。 C.前诗虚写雪,写出了杨花榆荚的洁白轻盈;后诗写雪实中有虚,使雪美丽而有灵性。 D.两首诗描写了不同的春景,无论盼春惜春,都能领略到诗人乐观向上的情绪。 16.韩愈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请结合《晚 春》和《春雪》的最后两句谈谈韩愈诗歌的“奇”。(6 分) 答案: 15.B(诗中的“惊”理解为“失望”与诗意不符,应该是“惊讶”与“惊喜”之意,“二月初惊见草芽”的意思是二月初惊讶于草芽不畏寒冷,“惊喜”于“草芽”带来春色。) 16. (1)见解新奇。①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看到杨花榆荚飘零的情形却没有伤春之情,反而赞美它们惜时进取的勇气。②春天雪花飞舞,本来应该使人失望凄苦,在诗人的笔下,春雪却善解人意,特意为人们装点春色,十分可爱。(3 分) (2)想象奇特。①诗人把杨花榆荚飘零的情形想象成雪花飞舞,表现了杨花榆荚的洁白和轻盈。②白雪在庭树间飞舞,好像要让人们看到春花烂漫的美景,把雪写得美丽而富有情趣。(3 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