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陈与义《萤火》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5-1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陈与义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萤火
    陈与义
    翩翩飞蛾掩月烛,见烹膏油罪莫赎。
    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
    却马已录仙人方①,映书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注)①相传古仙人方术,取萤火,裹以羊皮,置土中,马见而鸣,却不敢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体物写志,笔致生动,格调高远,立足生活场景,却透出不俗旨趣。
    B.飞蛾心向光亮,扑火而亡,“烹”字见其惨烈,“罪莫赎”的结局令人同情。
    C.萤火虫生活在幽深僻暗的草野之间,质性卑微,而能洁身自爱,不假外物发光。
    D.五、六句承接前文,引用典故,说明萤火入方登堂,兼有实用价值和风雅意味。
    15.陈与义入南宋后取法杜甫,境界深广,风格沉郁,请结合诗歌尾联,谈谈作者是怎样“取法杜甫”的。
    答案:
    14.B
    15.①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萤火虫不害怕月光的明朗反衬出自己的卑陋,只害怕风雨交加,天地凄惨,自己无法发出微弱的光芒。②作者不以自己有限能力和不幸处境而消极沉沦,务求有补于世,胸怀博大,境界深广。③作者感慨动荡的时局,欲散发微弱光芒与热力而不得,徒然忧国忧民,无力扭转乾坤,情感沉郁,风格悲壮。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
    B.对作者态度立场的把握有误,从“嘉尔萤火不自欺”就可以看出,飞蛾是作为陪衬事物入诗的,它不能发光,自取灭亡,其行为是痴妄的。
    故选B。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写作风格和情感的能力。
    根据题干“怎样‘取法杜甫’的”和“境界深广,风格沉郁”可知,需要结合尾联分析尾联的的情感和语言风格。
    本诗前面写萤火虫并不自欺欺人,旨在夜晚的草丛间发出微弱的光,它还能入仙人之方、登君子之堂,然后在尾联“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顺势写萤火虫的更为高尚的品格:不害怕月光的明朗反衬出自己的卑陋,只害怕风雨交加,自己无法发出微弱的光芒。虽然能量较小,发出的光很微弱,所处的环境也很恶劣,只能在草丛间飞舞,但是萤火虫并不因此颓废沉沦,它不怕与明月对比,衬托自己的卑陋,只怕自己难以在风雨夜发出埃及的光。这种拨打的胸怀,务求对社会有用的思想,境界深广。结合整首诗和陈与义的经历可知,当时时局动荡,作者一直想凭借一己之力匡时救世,然而却有心无力,徒然忧国忧民,情感沉郁,风格悲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