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前,五四运动爆发,爱国青年、全国民众挺身而出,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 此后,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四运动需要我们牢记的历史知识点,包含:五四青年节的由来、五四运动的胜利成果、五四运动的意义及五四运动的历史事件。 五四青年节的由来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它以辛亥革命所不曾有的姿态,展开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1939年,为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一直延续至今。 五四运动的胜利成果 1919年5月7日,迫于社会各界压力,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 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1919年6月6日,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反对开课、开市,并且联合其他地区,告知上海罢工主张。 1919年6月10日,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相继被免职,6月11日,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 1919年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意义 1919年5月4日是一个星期天。鲁迅先生在当天的日记中对天气的记载只有一个字:“昙”。“昙”也就是多云的意思。当时的亲历者都不曾想到,就是这样平常无奇的一天,爱国青年们的行动会被称为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 五四运动历史事件 五四运动前一天,也就是5月3日晚上,北大学生和北京高校的代表在北京大学礼堂集会,他们得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很多热血青年学子发表演讲,痛斥西方列强,批判北洋政府软弱卖国的行为。北大学生谢绍敏撕下自己的衬衣,用鲜血写下“还我青岛”,群情激昂,大家纷纷喊口号:“还我青岛!还我山东!”爱国学子们原定于5月7日“国耻日”当天举行大游行,但是会上群情振奋,学生们临时决定了在第二天,也就是5月4日游行示威。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队伍浩浩荡荡从红楼向天安门前进 5月4日上午10时左右,爱国学子们聚集到天安门,他们手持白旗,印刷了两万份由罗家伦撰写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宣言》中主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白旗舞动下,学子们向外国驻中国使馆所在地——东交民巷行进,但是遭遇军警阻拦,交涉无果后,学子们前往赵家楼胡同,高呼“打倒卖国贼”,找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算账。 赵家楼的那把火 到达曹宅后,学子们用旗杆捣门不开,又捣屋上的瓦,将瓦片和手中的白旗向院内抛去。后来,匡互生等人从窗户跳入曹宅,打开了大门,学生们一拥而上。此时曹汝霖和前来做客的章宗祥正在家里,慌乱之下,曹汝霖躲进了箱子间,章宗祥躲到了地下室。学生们看到曹宅内富丽堂皇,还摆放着日本天皇的照片,非常愤怒,他们放火烧了曹汝霖公馆。 章宗祥从地下室跑出,被学生们发现,学生们上前将他痛殴。随后大批军警赶到,逮捕了32名学生,这就是著名的“痛殴章宗祥、火烧赵家楼”事件。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