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2021年春季南安侨光中学高二第4次阶段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1-04-24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1年春季南安侨光中学高二第4次阶段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C解析:以假设承接前文,得出结论“说假话”,作为下文的主语。
    2.(3分)D解析:只是在标榜自己的诚恳,没有混淆品性与态度。
    3.(3分)B解析:A.材料二没有并列式结构;C.两则材料都没有运用对比论证;D.两则材料的语言风格颠倒。
    4.(4分)材料一认为,“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应该表里如一,心口一致;材料二认为,诚意作为一种态度,不一定反映出人的品性,可能是出于处世或社交的必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6分)(1)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更是态度;(2)接着指出有些貌似虚伪的态度也是有诚意的,有价值的,礼数和过场皆有诚意;(3)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好,做戏也有诚意。(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 B (尚承业并未考虑到山坳小寺院会成为设卡防控的漏洞,不能以此说他料事如神。)
    7. C(对尚承业只有一处语言描写,对他的女人没有使用心理活动描写;语言描写富有个性这点在尚承业这个人物身上不明显,他的语言也不太能表现他的特点,)
    8.(1)尚承业“满眼血丝”的原因:①向县公安局长、政委再三请缨,为参战熬夜反复陈辞。②情况紧急,如何处置,他彻夜思索,殚精竭虑。(2分)
    (2)女人“眼红一大圈”的原因:①丈夫一心为公,尽职尽责,牺牲健康,却因为一次失误被免职,为此伤心流泪。②丈夫只是副班长,该尽的责任也尽了,却一同被处理,为此纠结痛心。(2分)
    9. ①在谋篇方面,用“敬礼”做小说的线索,把尚承业被免职、主动请缨、到达新岗位履职等情节贯穿起来,使结构层次清晰。(2分)②在立意方面,文中具体写到三次敬礼,各有意味: 第一次,被免职情况下向局长,政委敬礼,表现了他对组织的信任和服从;第二次,响应防疫指挥部的指令,主动请缨到尚家湾参战,向班长敬礼,表现了一位党员干警对职责的坚守;第三次,向父亲的坟茔敬礼,表现了对因公牺牲的父亲的崇敬。这突出了对负重隐忍、守责担当、自觉传承父辈精神的基层公安干警的褒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0.B(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11.A(《左氏春秋》是左丘明为《春秋》作的注。)
    12.A("向别人讲《左氏春秋》"错,原文为"闻讲《左氏春秋》"。)
    13.(1)莫非想要挑选宗室后代作为继承人吗?这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提及罢了。
    (4 分。"得非……乎""嗣""但""及"各1分。)
    (2)然而,对父亲的召唤不答应,君王召唤时,不等驾好车就该前往,希望以臣下的道义来责备皇子,他应该一定会人宫。(4分。"诺""俟驾""愿""宜"各1分。)
    14.(1)①修筑两个城堡。(1 分)②招募老百姓耕种土地。(1 分)(2)①军事上,抵制夏人;经济上,缓解粮食供给之困。(1分)
    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司马光长到七岁,气势凛然如同成年人一样,听讲《左氏春秋》,很喜爱,退下来给家人讲,就能说出其中的大意。从此,他手不释卷。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等,年纪刚成年。他性情不喜欢华丽奢侈,闻喜宴上唯独他不戴花,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主赏赐的花不可违背。"司马光才戴上一枝。听从庞籍的征召,担任并州通判。麟州屈野河西良田颇多,西夏人蚕食这一带土地,成为河东的祸患。庞籍命令司马光去视察,司马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解用高价购买粮食远道运输的忧虑。"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率兵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籍因此获罪去官。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得到答复。他又修撰起居注,供职礼部。有关部门奏报称将有日食,按惯例日食不满一定分度,或京师看不见,都上表祝贺。司马光说;"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被阴险邪恶的小人蒙蔽;天下的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灾害会更厉害,不应当庆贺。"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仁宗开始有病,可皇位继承人还没有确定,天下的人都很担心却没有人敢说话。谏官范镇首先发表自己的建议,司马光在并州听说后也发表意见,并且赠送书信给范镇劝他以死抗争。到这时,司马光又当面对皇帝说∶"我过去在并州作通判,所上的文书三章,希望陛下果断大力实行。"皇帝深思了好久,说∶"莫非想要挑选宗室后代作为继承人吗?这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司马光说∶"我说这些,自己认为必得死罪,没想到皇上接受了。"皇上说∶"这有什么不好,古今都有这类事。"司马光退朝后没有听到诏令,又上书说∶"我上次进谏的说法,料想立即就会施行,现在却沉默没听到什么,这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怎么立即(就)做不吉祥的事?那些小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只是想在仓猝之间,迎立他们所结交深厚的人而已。‘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能说得完吗?"皇帝非常感动,说∶"把奏章送到中书省。"不久,下诏让英宗判宗正,英宗推辞,没有答应,就被立为皇子。英宗又说自己有病,不肯入宫。司马光说∶"皇子推辞太子之位,到了一个月了,可见他比一般人贤惠得多。然而,父亲的召唤不答应,君王召唤不等驾好车就应去,希望以臣子大义责备皇子,他一定会入宫。"英宗果然接受了征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B("不禁悲叹……"错误,此处运用反问、暗指刘、杜二位友人就是经世济民、治国安邦的人才)
    16.(6分)(1)对天下战乱频仍、时局动荡的忧伤。(2)对朋友出众才能的赞美。(3)对友人救世济民的勉励和自勉。(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不积跬步(答"故不积跬步"也正确)无以至千里
    (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螯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小题共3小题,9分)
    18.(3分)C【解析】语段的描写对象是砚台,根据对象一致的原则,排除A、B两项。介绍砚的文化内涵,先介绍其作为家山显贵、家道兴隆、书香绵远的象征,后介绍其驱邪避妖、镇恶扬善的功能,分别照应人们美好的心愿和崇尚祥瑞的民俗心理、民情民趣。根据前后照应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C。
    19.(3分)B【解析】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即墨侯”代砚台;B项同样用了借代的修辞,以“朱门”指代王侯贵族,富贵人家。A项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岭上晴云比作絮帽,将树头初日比作铜钲;C项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三万里”“五千仞”以及“摩天”极写山河之奇伟壮丽;D项用了通感的修辞,“风来花底鸟声香”以嗅觉写听觉。故选B。
    20.(3分)【解析】原句搭配不当,且中途易辙。应改为:砚已由最初的文房用具,逐渐演变为精致的艺术品,并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改对一处得2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21.(6分)
    ① 因为商品在流通中经常会被损坏/为了防止商品在流通中被损坏
    ② 必然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必然会产生大量垃圾
    ③(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商品的流通安全
    22.(5分)
    ①为防止商品损坏,不得不重视包装。
    ②中国没有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
    ③包装垃圾问题不能被忽视。
    四、(60 分)
    23.(60 分)评分参照 2020 年高考评分标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