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 苦雨叹 [宋代]陆游 九渊龙公出忘还,瓦沟垂溜声淙潺, 茫茫大泽北际海,潋潋平湖南浸山。 吾庐四望路俱断,蛙黾争雄乱昏旦。 漏床腐席夜失眠,湿灶生薪朝不爨。 今年十分喜有秋,岂知青秧出禾头。 老夫一饱复缪悠③,听儿读书宽百忧。 [注释]①黾:古代蛙的一种。②青秧出禾头:庄稼经雨出芽,此为灾年之兆。③缪悠:虚妄不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开篇想象新奇,用龙王出游忘还来写大雨连绵不绝、多日不停的现状,照应了题目“苦雨”二字。 B.“茫茫”和“潋潋”形象地描绘出湖泽因雨大而水阔的样子,景象壮丽,意境雄浑开阔。 C.本诗作为七言诗,章法整齐,讲究押韵,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D.本诗语言自然精炼,最后四句明白如话,体现了陆游在诗歌语言上反对粉饰雕琢的主张。 15.陆游自言:“我思杜陵叟,处处有遗踪。”在这首诗中哪些诗句有“杜陵叟遗踪”?试举两例加以分析。 16.本诗标题的“苦”和全诗最后的“忧”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4.B“景象壮丽,意境雄浑开阔”错。“茫茫”和“潋潋”写出因为雨水而致使湖泽水阔,写诗人因雨大而烦恼忧愁。 15.“杜陵叟遗踪”指杜甫诗风。①“漏床腐席夜失眠”化用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自经丧乱少睡眠”诗句,形象地写出了生活的贫穷与困苦;②“湿灶生薪朝不爨”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娇儿恶卧踏里裂”的细节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深刻反映出因连绵不绝的大雨和生活的困窘造成的苦难。③“今年十分喜有秋,岂知青秧出禾头”与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风格近似,诗人都同样关心农事,陆游因阴雨连绵影响秋收而忧心民生疾苦,杜甫因春天雨水对农耕有利而倍感喜悦。 16.大雨连绵水涨路断,忧出行不便;屋漏席烂灶湿难饱,忧生活贫困;庄稼出芽灾年已显,忧民生艰难;蛙黾争雄乱昏旦,隐喻乱世忧国家命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