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宋)赵佶①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注释]①赵佶,宋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1121年(宣和三年)夏四月丙寅,贵妃刘氏薨。徽宗对刘妃的去世极为悲痛,啜泣不已,五月甲辰,特旨追册贵妃刘氏为皇后,谥曰明节。 12.下列古代文学作品选中,不适合收录本词的一项是( )。(2分) A.《乐府诗选》 B.《宋词菁华》 C.《诗余选编》 D.《长短句集粹》 13.对本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行行”指不停地、频繁地,写出了词人与刘妃恩爱、甜蜜的日常。 B.市集上彩灯罗列,令人目不暇接,却扰人心绪,让词人不忍直视。 C.本词上片忆旧时事,下片伤今时景,今昔对比,脉络清晰。 D. 纵观全词,语言朴实无华,近似白话,情感却真挚动人。 14.同为悼念亡妻之作,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妙绝千古;本词开篇也写到“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 请比较两首词的“无言”之境在表情达意上的差异。(4分) 答案: (三)(8分) 12.(2分)A 13.(2分)B 14.(4分)答案示例:赵词的“无言”既写出了词人无话与人诉说,又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加之“哽噎”的动作描写(或实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藏的不能倾诉的孤寂与伤感,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而苏词中的“无言”所处的情境是词人与亡妻梦中相见,此处的“无言”,既有相见的欣喜与激动,又有十年未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的不知所措(或更丰富、更复杂的情感),加之一切只是梦境,为虚写,更加反衬出在现实中,对亡妻的不可遏止的思念之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