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答案
1、B 【解析】(A项,第二段“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选项中,“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强加因果了)。C项,第四段“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选项说“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语义相反。D项,第五段“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可见选项中“无须考虑”过于绝对了。
2、 D 【解析】(第四段“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可见,选项中“正面人物的塑造”缩小了语义的范围)。
3、D 【解析】“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推断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强调文学家的创作重点在“精”也就是“质”上,而没有说“少”。
4. C【解析】(原文表述为“人的基本生态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而导致的生活困难状态”,与“生态需求”是两个概念,“完备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已经超出了“基本生态需求”的范畴)
5.D 【解析】(蝗虫种群得以扩大和大范围迁徙的原因,不仅是扑杀成本与设备的问题,也因为也门南部过去两年一直处于战乱.)
6.①反常的气候。意外的台风与飓风造成植被的兴旺,使蝗虫暴涨。②社会动荡(战乱)。也门南部的内战延误了灭蝗时机,使之完成了关键的种群扩大和迁徙准备。③农业生态问题。肯尼亚单一种植的农业生态对病虫害的抵御力格外羸弱。④历史原因。肯尼亚100多年的被殖民史,造成了单一种植的脆弱生态体系,对自然异动的承受力大大降低。(6分,写到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7.C
8 ①“你有多重要”首先指车祸发生后主人公在车上所处位置的重要性,他的举动可能会让整个汽车因为重心失衡而坠落;②“你有多重要”也指主人公毅然选择留下来帮助车内的人脱险,由于他的存在,一车人的性命才得以保全;③标题与第二段中主人公认为自己是那么渺小,存不存在都不重要的想法形成对比,揭示文章主题。
9 ①小说的结尾营造了一种温善、祥和的氛围,暗示主人公重新拾起希望的心理变化;②照应小说开头,再次写到回家,使文章首尾圆合;③进步深化文章的主旨,表明他要从家多出发,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10.D 【解析】本题中,“贺叩头辞”,“贺”是动词“叩头”“辞”的主语,故本句不能断开,排除AC;“闻车声甚速”,“车声甚速”是“闻”的宾语,联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B。
本句译为:李贺磕头推辞,说自己母亲年老多病。那个人说:“天上比人间更快乐,一点儿也不苦。”过了一会儿,窗户里烟气滚滚,听见龙车声疾速驰去,李贺就断气了。
11.B【解析】 “李贺父亲要避讳”说法错误。李贺因父名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按封建礼教,李贺应避讳,不得应“进士”试。
12.C【解析】“找到李贺后”说法错误。此时李贺已经去世,是李藩托李贺的表哥访求李贺遗失的作品。
13(1)点上灯,让李贺吃饭,李贺就从婢女手中把写的诗句拿过来,研好墨,叠好纸,把这些零散的诗句补足成一些完整的诗。除了喝酒大醉,参加丧礼,李贺通常都是这样的。
(2)上天夺走他(的性命)如此迅速,难道是上天太吝啬了吗?如果稍微宽限他的年岁,使他能修养心性品德,以他的才能,成就应当不在古人之下啊。
得分点:
(1)补出“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的主语;“足成”,补足成为;“非”不是,除了;“率”,大都。
(2)“吝”,吝啬;“少”,稍微;“假”,借用,宽限,给予;“行年”,年岁;“涵养”,滋润养育,培养。
14.C【解析】没有借代
15.诗人通过吊古伤今,指出楚国亡国之因;同时感叹时事,意在告诫后世统治者要吸取楚国覆灭的历史教训,任人唯贤,励精图治,振兴国家;也告诫那些藩镇割据者,不要破坏国家统一。(一点两分)
16 (1)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7.C【解析】突,出烟口。把出烟口改弯,把柴草搬走。比喻事先做好防范工作,避免灾祸发生。(A呼之欲出,形容人物画得逼真或描写得生动,好像一叫就会走出来。B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D别无长物,再也没有别的多余的东西,形容除此以外空无所有,多指很贫困。)
18.B(A项否定不当,C项两面对一面,D项主语残缺)
19.C(本段内容围绕“教育要顺应人的天性”,谈及了三个教育家的观点。④句中的“就”字与给出的开头衔接最为自然顺畅,含有“更”字的②句与④句构成了递进关系,①句“也”字说明应当在④②句之后。③句谈及儿童的性格,⑥句中的“他们”指儿童,⑤句谈及儿童的年龄,所以,③⑥⑤句都是在解释夸美纽斯的观点。)
20.①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不超过15个字)
②加热肿瘤部位产生热克体蛋白(不超过15个字)
③热克体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消除肿瘤残部(不超过20个字)(字数1分,内容1分)
21.①李强因工作成绩突出而被准予晋升一级工资。
②李强因被诬告而受到取消晋升一级工资的处罚。
③部门经理请示总公司免除这一处罚。
④总公司批准了部门经理的请示。(答出一句1分,四句全答对给5分)
22.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明确,往往限定了写作范围和对象,暗示了文体——议论文。但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有一定的开放性,具体到每位考生又必须明确,应该选择自己赞成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有明确观点,选择自己有素材积累和感触的观点来写。本篇作文立意结合材料内容,抓住关键句“实现你的梦与实现新时代中国梦之间的关系”谈感悟和认识。
【参考译文】
李贺,七岁时就会写诗作文,名震京城。韩愈、皇甫湜读了他的作品,感到很稀罕,却不相信,说:“如果是古人,我们也许不知道;是今人,哪里有不认识此人之理。”于是二人共访李贺家,让李贺当场作诗。李贺梳总角发穿荷叶衣从内室出来,很高兴地接受命令,他旁若无人,拿笔就写,诗题叫《高轩过》。韩愈、皇甫湜二人大惊,就用自己乘坐的马命李贺骑上,并骑而还,亲自为李贺束发。李贺之父名叫李晋肃,所以李贺不能去考进士,韩愈为此写了一篇叫《讳辩》的文章。李贺外貌纤细瘦小,字写起来很快。他白天出门,骑着瘦弱的马,后面跟着个剃着光头的小仆人,身背古锦做的袋子,碰到自己想出了诗句,就写下来放在袋子里,凡要作诗,都不先写出标题。到晚上回家后,李贺的母亲就让婢女掏袋子里面,见到写的诗句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点上灯,让李贺吃饭,李贺就从婢女手中把写的诗句拿过来,研好墨,叠好纸,把这些零散的诗句补足成一些完整的诗。除了喝酒大醉,参加丧礼,李贺通常都是这样的。他的诗十分崇尚奇异的风格,组词造句犹如描花绘草,字字都有文采,所得诗篇都高超惊人,当时无人能够仿效。李贺所作的那些乐府诗,被宫廷的乐工们谱上曲来演唱。李贺曾叹息说:“我二十岁不得志,一生忧愁,心就像梧桐叶一样凋谢了。”他忽然病重,恍恍惚惚在白天见有个穿红衣服的人驾着红色的龙车腾空而下,手持一板文字,像上古时代的篆文,他对李贺说:“天帝新建成了白玉楼,立即召你去写篇记文。”李贺磕头推辞,说自己母亲年老多病。那个人说:“天上比人间更快乐,一点儿也不苦。”过了一会儿,窗户里烟气滚滚,听见龙车声疾速驰去,李贺就断气了。他死时仅二十七岁,无人不为之痛惜。李藩想编集他的诗歌,于是托李贺的表哥访求李贺被遗失的作品,并请他加以整理,就付给了李贺表哥有关的费用。但李贺的表哥一年多不见影子。到找到他责问时,这位先生说:“我常常恨李贺傲气十足,瞧不起别人,我已把他的诗文都烧了。”李贺保存到今天的诗文不过十分之四五,杜牧作序的《李贺集》五卷,流传至今。孟子说:“那些进取急切的人,他们消失同样迅速。”这话一点儿不假。李贺天赋出众拔群,二十岁声名就至于极点,上天夺走其性命如此迅速,难道是上天太吝啬了吗?如果稍微宽限他经历的年岁,使他能修养心性品德,看他的才能,成就应当不在古人之下啊。如今真是令人痛惜啊!
【参考范文】
我的梦,中国梦
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为世界之繁荣而奋斗!
——题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有思想的动物就有自己的主张,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因素,梦想,是人生之必备,每个人,都应该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努力,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梦想是有领域的,每个人一生会有很多梦想,中国自古就有句老话:国在则家在,国亡则家亡,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来说,必定会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就我自己而言,我就立志要当一名宇航员,当然这是我的梦想,但我会一直朝着这个梦想而努力奋斗,我会用我的汗水,去浇灌每一粒有着潜力的种子,把握住每个机会,想要成功就要有所付出。我的肩上挑着国家兴旺的责任,从这个角度上,我也应该努力奋斗,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能力的人,对国家能有所贡献,一是对得起国家,再来也对得起自己,不用到晚年才后悔自己少年时的不学无术。
有些人会把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隔绝开来,其实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大社会中,本身就是我们的幸运,与其他地区相比,我们这里还算相对稳定,特别是近年来连美国这样的大国都频频发生枪击案,可见当下我们与那些受害者相比有多么幸运,这绝不是嘲讽那些受害者,只是自己觉得当下的安定环境实属不易,我们既是享受了这环境该我们带来的各种机遇,就应当给予回报,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国,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试想若是战乱频繁,没有教师,没有老师,甚至连年逃难,我们连基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又何谈自己的梦想,唯一的梦想就是希望国家和平罢了,所以我们只有把自己与国家联系起来,才能实现我们的梦,中国梦。
中国梦并不是中国自强而欺压他国的梦,而是推助世界和平的梦,所以,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中国梦,就是让我们的国家更有能力去帮助他国,实现世界的和平!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先贤顾炎武早就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因为国家好,大家才能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