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苏辙《东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http://www.newdu.com 2021-03-3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苏辙
    (五)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3分)
    
东轩记
    
 苏辙(宋)
    ①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滥。既至,盐酒税治舍,水患尤甚。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厅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②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③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
    ④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⑤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22.对第②段举颜回一例有何作用?(3分)
    23.对第③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沉湎于物质的享乐,会堵塞住士人追求大道的进程。
    B.求道者认为天地的大小和个体的死生是最重要的事。
    C.臻于求道之境,可以无视境遇困窘而内心超然旷达。
    D.官场奔波疲乏,让作者放低心态完全是不可能的事。
    2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开头记叙开辟“东轩”,坐市区,公务繁忙的全天生活,简明地交代了作者去筠州的原因和哑然自笑的无奈心情。
    B. 文章第一段多用短句,形象地突显出日常公务繁杂琐碎、耗神费力的特点;和作者不胜烦扰,疲乏无奈的心境切合。   
    C. “嗟夫”一词从对为官现状的哀叹转而到“圣人之乐”的思考;从“个人”的感受过渡到对“士人”群体的思考。
    D. 针对身处逆境,难行大道的现实,作者抒写了自己已经归休田里的情况,亦即“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意。
    25.结合全文,分析第④段画线句丰富的情感内涵。(4分)
    答案:
    (五)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3分)
    22.表达对颜回安于困顿、清贫自守行为的困惑。揭示做官忙碌奔波的处境会妨害学道的道理。对比作者疲累的现状,强调精神之乐的可贵。
    (3分)
    23.( C     )(3分)
    24.( D    )(3分)
    25.  表达了作者无法摆脱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在求道过程中的谦逊姿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