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游泰山六首(其三) 李白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想象奇特,把泰山兴起的“云关”轻轻推开,便恍如进入神仙的世界之中。 B.诗歌五、六句写黄河从西方流淌而来,又远远地流入大山,“窈窕”二字尽显其状态。 C.“凭崖”两句写诗人凭崖远眺,天地悠然,以宽阔的天空反衬登高者的渺小与无奈。 D.诗歌描写了诗人登泰山的经历,从登山到凭崖观景再到遇青童等,描写充满了故事性。 15、诗歌在塑造诗人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C.“反衬登高者的渺小与无奈”错,此处表现的是诗人旷达的胸怀,没有无奈。 15、①典型的细节动作描写。“登”“凭”“览”等动作表现了诗人攀登泰山的豪迈形象。②契合身份的神态描写。“精神四飞扬”表现了诗人神清气爽的精神风貌。③侧面烘托。青童“笑我”等侧面描写衬托了诗人求仙不得而怅然若失的形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