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郊园即事 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县溜①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②。 (注)①县溜:飞泉。县,同“悬”。②簪:古时做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用“春”字点明了时令,又用“赏”字引出了赏春这一主要内容。 B.颈联中,“合”“深”二字凸显了花草之茂盛,侧面表现了春天的无处不在。 C.尾联卒章显志,与首联照应,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欲弃官引退的心志。 D.本诗以写景为主,把春景描写得清新自然,写景时还融入诗人的主观感受。 15、本诗的颔联“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深受明末诗论家许学夷的赞赏,请联系全诗赏析这一联的妙处。 答案: 14、B “侧面表现了春天的无处不在”分析错误,颈联说南亭的周遭都长满了草,花开叶茂,北院显得更加幽深,这是从正面表现春天的无处不在。 15、①巧用比喻手法写景。把“断山“比作“画障”,把“县溜”发出的声音比作“鸣琴”的声音,将“断山”之景与“县溜”之声生动地呈现出来。 ②视听结合。本联既描写了“断山”如画一般美丽的景色,也描写了山泉发出的如弹琴声一般动听的响声。 ③本联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色彩、声音的词语,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色的秀美、山泉的动听,从而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 《郊园即事》是初唐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闲居郊外田园,诗酒自娱,抒发了作者退隐之情。烟霞、松竹、院舍、鸣琴、酒赋,勾勒出了一副优美生动的田园隐士的生活图画。诗句运用比喻、对偶,状物生动;融入闲情雅意,自然和谐。 【翻译】 郊外院子里烟雾云霞蒸腾的春光,已被我早早欣赏到了。那青翠的松树和竹子,已经寄托了我多年的心愿。断裂的山崖,好像有图画的屏风。悬崖上飞流直下的山泉,发出了弹琴一样动听的响声。南亭周围的草都长满了,由于花开叶茂,北院显得更幽深了。不问世事,闲居有很多乐趣,可以尽兴饮酒赋诗。为了追求这种乐趣,我打算弃官归隐! 全诗通过描写迷人的满园春色,抒发了诗人想要弃官回归山园的愿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