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七)》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3-2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张九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感遇十二首(其七)①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②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①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由尚书右丞相被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遂作此诗。②伊,语气助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冬犹绿”“岁寒心”赞颂了江南橘树不畏严寒的本性和坚贞不渝的节操。超然客整理
    B.“嘉客”指亲贤远佞的圣明君主,“阻重深”借重重阻碍寄寓仕途坎坷之悲。
    C.人的命运难以预料,但福祸往复循环,作者对重返朝廷受到重用仍有信心。
    D.诗人有感于朝政的黑暗和个人的被贬,以橘树自比,托物言志,意蕴深远。
    16.对比是本诗突出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C [解析]“作者对重返朝廷受到重用仍有信心”不当。
    16.①橘树与其他树木对比,突出其耐寒的特点;②橘树自身的形质兼美与受到的冷遇对比,突出作者对橘树的惋惜;③橘树和桃李不同际遇的对比,抒发作者的愤慨不平。④作者向往的清明政治环境与黑暗现实对比,抒发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
    【评分标准】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