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李商隐《重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3-08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李商隐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小题。
    重有感
    李商隐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注】①唐文宗时,宦官专权,皇帝失去权力和自由,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上表并准备起兵征讨,但朝廷处境依旧,作者有感于此而写了这首诗。②窦融:东汉初人,任梁州牧。此处指代刘从谏上疏声讨宦官。③陶侃:东晋时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陶侃被推为讨伐苏峻的盟主,后在石头城杀了苏峻。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刘从谏军事上据有极便利的形势,完全有平定宦官之乱的条件,以引出下句。
    B. 次句紧承上句,指出作为一员重臣理应与君主共忧患,“须”字强调义不容辞的责任。
    C. 颔联运用典故写刘从谏上表声讨宦官之事,表达了对刘从谏进军平乱的担忧和失望。
    D. 末联借眼下的京城仍是一片悲惨恐怖气氛来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忧急如焚的感情。
    16. 颈联常为人津津乐道,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
    15.C    16. ①颈联中用了两个比喻,“蛟龙愁失水”喻指皇帝长期失去权力和自由,“鹰隼与高秋”喻指忠于朝廷的猛将奋起反击宦官。两个比喻的使用使诗歌更加含蓄,耐人寻味。
    ②“岂有”点明这是根本不应出现的,然而却是已成事实,表达强烈的义愤和对这种局面的不能容忍;“更无”点明这是理应出现却竟未出现的局面,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失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