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广东省普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3-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广东省普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材料一:
    方言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具有长远意义,如同物种意义上的不可再生性。我们今天仅用短视的眼光看待方言,可能看不到它实在的价值,但如果因此忽略它,任其消失,则是不可还原的。
    方言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方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与影响带给人们独有的艺术享受;第二,我们用传统方式做训诂研究,解释古代文献词义、句字,需要借助方言;第三,语言的多样性是丰富人类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方言能极大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社区营造和谐宜居的优良环境有很好的助推力。在现有的交通通讯、信息化的背景下,方言差异性减少、普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现实。考虑到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不要以这么快的速度退出社会生活,希望方言在更长的时间里能以一定形式得到传承。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不止一种语言。因此,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社会要逐步养成双语双言、多语多言的状态,并习以为常——我们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
    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多言多语应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实际也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中国南方地区多言环境情况较多,尤其像广西这样的地方,一个人往往会说几种方言,比如西南官话、粤语、客家话,有的还会说壮语。这是百姓自然而然掌握的,并不存在学得多就学不好的情况。因此,在目前环境之下,城市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普通话说不好,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说方言,与普通话同时接触。研究表明,实际从小处在多语状态的人,脑部神经系统的发育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双语多语环境下的孩子在智力发展过程中,并不会吃亏,反而还更有优势。
    不过,方言毕竟是触动人们敏感认同神经的因素,因此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使用不同方言的人,要有语言使用文明的意识。这种文明意识,其实就是要兼顾对方的心理,并成为一种习惯。在交际的现场,方言的使用要掌握好度,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这种文明意识不是短时间能形成的,但我们在进行方言传承和保护时,也要把这种意识传播出去。我们并不鼓吹方言独大,而是主张构建一种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
    (摘自《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人民网)
    材料二:
    苏州历来重视对苏州话的保护和传承。
    2008年,苏州市区、昆山市、常熟市成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首批试点地区,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发音人,采录了昆曲、苏州评弹、苏剧等地方口头文化语料。2012年,苏州市语委办启动苏州话保护工程。截至目前,苏州市语委办已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小学生普通话、苏州话、英语口语比赛;苏州市语委办已举办了五期苏州话辅导师培训班,培育了四百多名苏州话辅导师;苏州市教育局、市语委办、市广电总台已举办了三届苏州童谣比赛。另外,本地新闻媒体推出了一批关于苏州话的节目;二十多条公交线路同时使用普通话、苏州话报站;《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相关条款也对苏州话保护做出了相关规定。
    从2017年开始,网师巷社区把苏州话辅导师请到社区,通过童谣、情景短剧等形式在孩子中推广苏州话。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推出“说苏哉”微信公众号,成立“说苏哉”协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沙龙活动推广苏州话和地方传统文化。
    (摘自《保护传承吴侬软语,方言文化能不能“嗨”起来?》苏州新闻网2019.5.30)
    材料三:
    早在2012年,科大讯飞就以粤语为突破口开展方言识别技术攻关。2017年科大讯飞又发起“方言保护计划”,3年来已收集方言语音超过86万条,支持23种方言语音输入,实现包括粤语、四川话、湖南话等11种方言的语音合成;微信小程序“我AI说方言”方便公众随时随地上传方言,建设中国方言库。
    “方言保护计划”发起人之一李强军介绍,方言语料的采集、记录和归纳是方言识别的基础。以前,这项工作很大程度依赖于调查者主观感知,而归纳完整的语音变化、进行句法和语义分析等工作难以单靠人力完成,所以有必要建立分属不同方言的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对方言文字、发音等进行整理。
    其实,外语语音识别与方言识别的人工智能训练方法是相通的。随着技术进步,可用统一的语音识别模型,导入各地方言等不同语料进行无监督训练。我国语言学界将现代汉语方言分为十大方言区,方言识别难度有所不同,落实到输入法产品中,识别准确率也略有差异。
    适配不同的方言识别,对整体语音识别技术会是一种促进和优化,还有助于设计出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智能语音交互产品。美国“风险投资节奏”网站数据显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语音市场,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音箱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一半以上。国外智能语音产品厂商也在努力开发能识别各种英语口音的版本。独具中国特色的“方言版”语音识别产品有助于中国企业开展差异化竞争。
    (摘自《人工智能助力保护“多彩乡音”》,新华网2019.8.29)
    1.下列对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方言之于人类文明,如同物种之于自然,具有长远的意义,不能让它轻易消失。
    B.方言既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方特定族群表达情感的载体。
    C.方言是为进行不同社会交际、适应不同交际场合而存在的,现代社会不可或缺。
    D.使用方言要有文明使用语言的意识,说话时要分场合、看对象,不能随心所欲。
    2.根据相关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多言多语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所以我国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的普通话,要鼓励孩子从小大胆说方言。
    B.材料一: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就是需要每一个人既能说普通话,也能说方言,普通话与方言能够和谐相处。
    C.材料二:在保护和传承方言方面,苏州采取了多种有效举措,他们的经验无疑是最有效的,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和推广。
    D.材料三: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中国方言数据库,可以帮助企业开发各种方言版语音识别产品,利于企业差异化竞争。
    3.材料一、二强调方言保护,下列说法中“有利于方言保护和推广”的一项是(   )(3分)
    A.流动人口普遍渴望获得身份的转变与认同,为了能够尽快地适应流入地的社会文化生活,他们会积极主动地熟悉、学习流入地的方言。
    B.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而伴随这一趋势,中国农村的地方文化将更加支离破碎,方言的文化自信也渐趋于无。
    C.很多家长认为说方言会影响普通话发音,别的小朋友都说“高大上”的普通话,自家孩子如果突然冒出一句方言,会被嘲笑,甚至孤立。
    D.民革苏州市委的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使用普通话,70%的人会羡慕别人能讲苏州话,却没有学习苏州话的愿望。
    4.材料一侧重论述的内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4分)
    5.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方言保护?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霍乱之乱
    池莉
    霍乱发生的那一天没有一点预兆。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有大雨将至的迹象。
    在从事流行病防治工作的三年里,我们每天收到疫情卡片几乎都是肝炎。肝炎的临床治疗就是那么老一套,枯燥的重复的日常工作消蚀了我的光荣感和积极性,三年过去,我已经变得有一点油滑和懒惰。秦静不甘平庸,准备改行,她对病毒感兴趣,准备报考一位著名的病毒学家的研究生。
    有一天,我和秦静去供应室领设备。被值班人员敷衍。我很生气,回来抱怨。科室主任闻达说:“年轻人,你不能老抱怨,我们事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医疗系读几年?最多四年,可我们卫生系却要读五年乃至六年。临床医生懂的我们都懂;临床医生不懂的,我们也懂。我们是什么?我们是研究人员。我们防患于未然。我们保护人们免受疾病的侵害。我请你们想想,孰轻孰重,这不是一目了然吗?”看着闻达骑上他那破旧的自行车走了,秦静叹了口气,我说:“难怪人家说,远看是个要饭的,近看是个烧炭的,一问才知道是防疫站的。”
    五点差五分的时候,科室里的人基本走光了,只剩下主任闻达。闻达猫在大办公室的小套间里,伏案写他永远也写不完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他头发凌乱的脑袋在满满一桌的书本、卡片和资料堆中微微摇晃,嘴唇嚅动,念念有词,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瘦骨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破皮鞋的大脚。闻达哪里像马来西亚归国华侨,新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流行病学专家?传说早在一九五六年,闻达只有二十四岁的时候,就西装革履地出过国,被特邀参加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年会。传说他戴的是金丝眼镜,穿的是乳白色的优质牛皮鞋。传说他家里有相册证明他过去的翩翩风度和辉煌历史。现在,闻达主任已经追踪流行性感冒二
    十年了,同时还不断地增加着追踪研究的项目,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等。总之闻达主任对所有的流行病都怀着巨大的兴趣和热情,工作量极大的报告写作使他每天都要推迟约一个小时下班。
    霍乱来了,在这个天气恶劣的夜晚,在它的踪影在中国消失了几十年之后。正在值班的我和秦静对它的一点认识仅限于知道它的厉害和可怕。我们傻了眼。我接连打通我们站张书记和祈站长家里的电话,向他们报告了霍乱疫情。他们都大吃一惊,都说马上赶到站里来。并且都问闻达知道不知道。我提醒他们说闻达主任不够安装电话的级别,没有办法通知他。
    张书记大声说:“你赶快去医院的车库带车,把闻主任立刻接到站里来。”
    我赶到闻达主任家时,他正在拖地板。听着我上气不接下气的报告,他的愁眉苦脸渐渐云开日出。闻达扔开拖把,用命令的口气让妻子给他收拾两件换洗衣服。他妻子说:“住单位不回来了,有这么严重?”闻达说:“霍乱为什么又叫二号病?它是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二号烈性传染病,问题还在于,他们没有谁了解霍乱,只有我,我一直在研究它。”
    五层楼的防疫站蓦然间灯火通明,各个科室的人马全都连夜冒雨赶到了站里,大家对霍乱除了恐惧,其他一无所知。八大科室的一百多号人在站里挤来挤去。相互打听情况,雨水在地上被踩得“吧吧”作响。张书记和祈站长被大家大呼小叫地扯去询问,答非所问地应付着。大家都非常地不满意,到处是寻找闻达的声音:“闻主任呢?老闻呢?闻达呢?闻老师呢?”
    我大喊一声:“闻主任来了!”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了过来。
    张书记和祈站长见到闻达如见救星,与他紧紧地握手,说:“乱成一锅粥了,现在看你的了。
    在防疫站的大厅里,闻达看见一把椅子,便一把拖过来,不假思索地蹬了上去,说:“霍乱疫情,如洪水猛兽。我要赶快讲讲具体方案。”
    闻达异常的简洁、异常的有条理使大家统统折服了,他一口气宣布了八条意见:
    第一,以流行病室为核心,组成一个紧急行动小组;其他各科室都听从紧急行动小组指挥,有令则行,无令则止。
    第二,化验室立刻复查粪样培养基的菌落,再一次确认霍乱孤菌,具体操作由闻达指导。
    第三,流行病室连夜出发,追踪病人,隔离病人并确定疫点。
    ……
    闻达说完,大家都像吃了定心丸。祈站长有心思开玩笑了,他说:“老闻好像经过了多少次霍乱疫情似的,出口成章啊。好比老母鸡,屁股一撅就下了一个蛋。”大家开心一笑,各就各位,回到自己的科室去做准备工作。
    市领导来了,卫生局领导来了,与我们挂钩的这所大医院的院长副院长也来了。
    我们很快在郊区找到了感染霍乱的人,并把他所在的村子封锁。
    封锁区隔离了总共十四天。在最后一例带菌者连续三次粪检阴性之后,我们才鸣锣收兵。第二年夏天,我放弃了流行病医生这一职业,彻底转行。秦静还在坚持。十几年后,闻达与秦静合作的关于那场霍乱的论文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年会上宣读。
    说真的,我这个人实在是没有勇气为了消灭什么而遭遇什么,为了不可知的结果而长久地等待,为了保存内心而放弃外壳。但是,在十几年之后,我懂了有一些事情是值得你去这么做的。闲暇的时候,发生霍乱的那一天经常出现在我的回忆中,我在回忆中为自己寻找生活的道理。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主人公闻达穿着破旧的皮鞋,和传说中二十四岁的闻达的形象大相径庭,从侧面强化了闻达现实中的处境,使人物形象更为生动饱满。
    B.“闻主任呢?老闻呢?闻达呢?闻老师呢?”同一个人以多种称谓称呼闻达,语无伦次中透露着急切,从侧面显现出闻达的重要性。
    C.小说借“我”之口所提到的顺口溜,既是防疫人员的自嘲,也是对防疫工作不被重视、防疫人员社会地位不高的状况的客观反映。
    D.听了闻达的安排,祈站长开玩笑,大家开心地笑,这表明从领导到群众都对闻达的工作安排十分满意,对他的专业水平高度信任。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第二段的景物描写简洁生动,既交代了疫情发生前恶劣的天气,也渲染出压抑、紧张的气氛,令人印象深刻。
    B.从“我”和“秦静”领设备,被值班人员“敷行”,由此隐约可见当时防疫工作不受重视的社会背景。
    C.张书记和祈站长与闻达“紧紧地握手”,这一细节描写生动表现了二人对专家急切期盼又不免推诿责任的心理。
    D.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叙事自然,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给人以真实生动之感。
    8. 文中闻达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9.霍乱之“乱”表现在哪些方面?给了我们什么警示?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2分)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示、签书河阳判官。
    时西夏首领二人来降,但补借奉职。粥言当厚赏以劝来者。事下中书,宰相初不知也。弼叹曰:“此岂小事,而宰相不知邪!”更极论之,于是从弼言。帝锐以太平五成宇辅,数下楼诏督弼与范仲淹等,又开天章阁,给笔礼,使书其所欲为者:且命仲淹主西事,弼主北事。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弼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季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家葬之,目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
    至和二年,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之日,士大夫相庆于朝。帝微觇知之,以语学士欧阳修曰:“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修顿首贺。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遂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元六年八月,薨,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B.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C.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D.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制科,古代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
    B. 粟,五谷之一,即高梁,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
    C.公,古代贵族五等爵位中的头等,爵位一般由嫡长子孙世袭。
    D.薨,死的一种说法,例如周代诸侯、唐代二品以上官员之死。
    12. 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富弼目光敏锐,见识卓越。他认为给与归降之人的赏赐过于微薄,不利于规劝其他人降服,并对宰相反应的迟钝表示不满。
    B.富弼尽职尽责,勇于革新。宋仁宗渴望天下太平,多次下诏书进行督促,富弼顺势进言,力图革故鼎新,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C.富弼敢于担当,解民危困。河朔发生水灾,富弼完善前人的救灾方案,合理安置灾民,其方法简便周到,天下以之为样板。
    D.富弼才能卓著,百官推崇他被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士大夫互相庆贺。富弼人气之高,令仁宗心生嫌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1)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
    (2)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14.在今天看来,富弼的救灾方案仍有颇多启示意义,请分条概括其救灾之法。(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朝退书怀
    [唐]韩偓
    鹤帔星冠羽客装,寝楼西畔坐书堂。
    山禽养久知人唤,窗竹芟多漏月光。
    粉壁不题新拙恶,小屏唯录古篇章。
    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写自己已经脱了朝服,披鹤帔戴星冠,与诗题中“朝退”相呼应。
    B.书堂位于寝楼的西侧,环境清幽;窗外翠竹茂密挺拔,月光洒在上面。
    C.山禽豢养已久,与主人熟稔,一呼一鸣,相互应和,诗人闲适、自在。
    D.诗人无意在粉壁上题写自己的诗作,只是在屏风上抄录古代圣贤文章。
    16.学者霍松林先生认为韩偓的诗歌是“晚唐之正音”(正音,纯正的音乐,这里指积极高尚的情怀),请结合诗歌尾联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每句1分,共6分)
    17.(1)韩愈《师说》中有的人嘲笑他人从师,除认为彼此“年若道同”不必从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在作怪。
    (2)荀子在《劝学》中说自己整天思考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一生常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对这种生活状况作了生动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1分)
    我永远热爱太阳,我的光明之源。没有太阳,不会有我,不会有你,不会有他,不会有山青青、水青青的人间。然而,天顶的太阳只有一个,而地上却有无数太阳,像星星一样繁多,一样灿烂。
    太阳有时从我打开的书页里升起,有时从我爱着的心灵里升起;有时从老师粉笔的芬芳里升起,有时从朋友辉煌的思想中升起;有时从远方珍重的祝福里升起,有时从身旁温热的语言中升起;  ①  ,  ②  ;  ③  ,  ④  。
    人间到处都有太阳,时时都有迷人的日出,到处都有希望的火光。因为人间有无数太阳,诚实与善良的生命才不断繁衍。自然的丽日照不进的心灵,才有不会凋零的春天。
    我未曾在漫天的风雪中彷徨绝望,也未曾在歧路的暗影里落入深渊,因为我相信地上有无数的太阳。
    18. 下列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借代    拟人    排比    B.比喻    拟物    反复
    C.比喻    拟物    排比    D.借代    拟人    反复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因为我相信人间有光明,所以我在人生路上未曾绝望,也未曾堕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各补写一个恰当的语句,使与上下文文意贯通,句式协调辞一致。(4分)
    21.请把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要求不得遗漏信息,可以增删个别词语。(5分)
    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20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毛泽东思想中比较突出的内容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等。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为“文化反哺”。在高速发展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一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网络消费、饮食习惯、娱乐消遣、公共卫生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有长辈对此不以为然:年轻一代涉世尚浅,对年长一代的影响有限;也有长辈对此表示担忧:时代瞬息万变,年轻一代容易变得自大从而迷失自我。
    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你该如何回应长辈的质疑或担忧?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NextPage]
答案以及解析
    1.C项,材料一第5段表明方言可以“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但并不是出于选项中所说的“方言是为进行不同的社会交际、适应不同的交际场合而存在的”这个目的。
    2.D(A项,①强加因果。“我国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的普通话”的原因并非是“多言多语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②扩大范围。原文为“城市的家长”而非“我国的家长”。
    B项“要每一个人既能说普通话,也能说方言”理解错误。材料一第5段表明“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第6段表明“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多言多语应是比较理想的状态”,所以和谐的语言环境指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每一个人可以说方言,也可以说普通话,而不是要每一个人都既能说普通话,也能说方言。
    C项,看法应从材料二找根据,从整体来看,材料二并没有“苏州的经验无疑是最有效的”的意思。)
    3.A(A项,流动人口学习流入地的方言,有利于流入地的方言推广。B项中的时代环境,C项中的家长的观念,D项中的调查结论反映的现状等,这些都不利于方言的保护与推广。)
    4.(4分)(1)侧重论述了方言的价值、作用,以及多言多语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
    (2分)(2)运用了引证法、例证法(事实论证)、因果论证法。(答出任意两种论证方法均可得2分)
    5.①公众方面。人们要有对方言重视意识,正确对待、使用方言。
    ②政府方面。相关部门应出台保护方言的相关规定,推动方言保护工作的开展;举办相关活动,培训方言教师,积极推动方言的使用。
    ③社会方面。社会组织应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推动方言的传播和运用。
    ④企业方面。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方言数据库,对方言进行采集、记录、归纳和整理;发展语音识别技术,支持方言语音输入,为方言的使用提供条件。
    【5题详解】
    材料一中的关键句有“方言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方言能极大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社区营造和谐宜居的优良环境有很好的助推力”等,据此概括出材料一的内容,侧重论述了方言的价值、作用,以及多言多语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
    用到的论证方法有引证法、例证法和因果论证法。考生各自举出一两个例子即可。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是引证,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话具有权威性,能有力地证明方言的价值:“比如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与影响带给人们独有的艺术享受”,运用例证法,证明了方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不过,方言毕竟是触动人们敏感认同神经的因素,因此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使用不同方言的人,要有语言使用文明的意识”,运用因果论证论述使用方言要有文明的意识。
    6.(3分)B
    7.(3分)C(“推诿责任”分析有误。)
    8.(6分)①爱岗敬业,坚守初心。科室的人下班后他还在研究工作,多年坚守岗位。②精通业务,临危不乱。他是新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流行病学专家;疫情发作后,他胸有成竹,举措得力。③生活朴素,不重仪容。头发凌乱,穿着破皮鞋。④为人耿直,直言不讳。霍
    乱来临,他直言问题严重,直截了当,当仁不让。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表现:①生活方面。霍乱严重危及生命安全,扰乱了日常生活的安定。②抗疫工作方面。防疫站各科室对疫情认知不足,恐惧混乱。③职业选择方面。一些防疫工作者在坚持与放弃之间徘徊。
    警示:①应该重视防疫工作,防患于未然:②坚守初心,不改职业操守。
    (“表现”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理可酌情给分。)“警示”2分,答出任一点即可;若答其他,言之成
    10.B
    【详解】
    句子大意是:在此之前,救灾者都把老百姓聚集在城中,煮粥供食,结果导致疾病,以及互相践踏,有的等待进食却几天都不能吃到粥而饿倒,名义上是救济灾民,实际上是杀死灾民。
    其中,“救灾者”是“聚民城郭中”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项;“或待哺数曰不得粥而仆”意思是,“有的等待进食却几天都不能吃到粥而饿倒”,不能将“而仆”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11.B【详解】B项,“粟……即高粱”错,粟是“小米”。粟,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早,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12.D【详解】D项,富人气之高,令宋仁宗都为之喜出望外,而不是心生嫌隙。宋仁宗所说“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是指人心所向,比“梦卜”更为可靠。梦卜:殷王武丁以梦得傅说,周文王以卜得姜尚,故以“梦卜”代指任命宰相。
    13.(1)富弼上奏当世的事务十余条,大致内容以进纳贤才斥退无能之人、阻止侥幸之徒、革除过去的积弊为根本。
    (2)富弼当宰相,遵守典章制度,按照旧例行事,并参考公众议论,其中不掺杂私心。
    本题关键词有:(1)大略:大致内容。进、退:进纳、斥退。不肖:无能之人。宿:旧有的。(2)典故:典章制度。故事:旧例。傅:参考。容:掺杂。
    14.一是保障民众基本生存需要。二是有效动员官员。三是鼓励民众自救。四是采取措施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要求,找出对应答题区域:然后翻译这部分内容,理清思路:最后分条概括。
    本题答题区间在第二段。“弼劝所部民出栗,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这是解决了百姓的“吃”和“住”的问题,可概括为“保障民众基本生存需要”;“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这是“有效动员官员”;“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这是“鼓励民众自救”:“死者为大家葬之,目曰‘丛冢’”“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这是“采取措施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参考译文: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年轻时坚学习,气量大度,范仲淹见到他后十分惊奇,说:“是帝王的辅佐之才。”将他所写的文章拿给王曾、晏殊看,晏殊将女儿嫁给他。仁宗恢复制科,范仲淹对富弼说:“你应当通过这种途径进入仕途。”推举他为茂才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
    这时西夏有二位首领前来归降,朝延对他们只是补借奉职。富弼说应当给他们丰厚的赏赐以便规劝人前来降服。事情下到中书,宰相起初不知此事。富弼叹息说:“这难道是一件小事吗?而宰相却不知道!”更加极力论说此事,这样就听从了富弼的建议。仁宗急切地用天下太平来督责宰相辅臣们,多次下诏督促富弼与范仲淹等,又打开天章阁,给子笔和纸,让他们写下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并且任命范仲淹主管西部边境之事,富弼主管北部边境之事。富弼上奏当世的事务十余条,大致内容以进纳贤才斥退无能、阻止侥幸之徒、革除过去的积弊为根本。富强打算逐步更换监司中没有才能的人,让监司裁减所属各部的官吏,这样小人就开始不高兴了。
    河朔发生大水,老百姓到处流浪讨饭。富弼规劝治区内的老百姓拿出粮食,加以官仓的粮食,获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处,分散让人居住,以便于供给柴薪火和饮水。官吏中前资、待缺、寄居的都给子俸禄,让他们到老百聚集的地方,挑选老病衰弱者给子粮食,并记下这些
    官吏的功劳,约定到时候替他们上奏请求赏赐。一般每隔五天,就派人拿着酒肉饭菜进行慰问,出于最大的诚心,人人都愿为之尽力。山泽森林池塘之出产有利于老百姓生活的,都听任流民自行获取。死去的人用大坑合葬,将它叫作“丛冢”。第二年,麦子成熟,老百姓依路的远近领取粮食回家,共救治五十余万人,招募为兵的流民达万人。在此之前,救灾者把老百聚集在城中,煮粥供食,结果导致疾病,以及互相践踏,有的等待进食却几天都不能吃到粥而饿倒,名义上是济灾民,实际上是杀死灾民。自从富弼立法简便周到详尽,天下相传来作为样板。
    至和二年。诏令投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与文彦博同时被任命。宣制那天,士大夫在朝延互相庆贺。仁宗暗中观察知道此事。对学士欧阳修说:“古人任命宰相,有的得之于做梦和占卜,哪里像现在人心如此呢?”欧阳修叩头致贺。
    富弼当相,遵守典章制度,按照旧例行事,并参考公众议论,其中不掺杂私心。这个时候,百官各自任职,天下太平无事。于是请求告老回乡,加拜司空,遂封韩国公辞官归居。元丰六年八月,去世,终年八十岁。
    15.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窗外翠竹茂密挺拔,月光洒在上面”错误。芟,除去。应是因“芟多”而翠竹稀疏,月光漏了下来。
    16.①诗人劝勉自己刻苦钻研,孜孜不倦,不能停息,表现了诗人的进取之心;②诗人退朝之后,依然思考治理国家的道理,致力于富国强民,表达了诗人难能可贵的家国情怀,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晚唐之正音”。(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本题实质上就是分析诗歌尾联所体现出的思想情感,分析时要结合题目中对“正音”的注释来分析,即分析尾联所体现出来的诗人的“积极高尚的情怀”。
    17.(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8.C(文中有比喻,如“人间到处都有太阳”:有拟物,如“不会凋零的春天”;有排比,如“不会有我,不会有你,不会有他,不会有……”。没有拟人、借代和反复。)
    19.①原文采用因果倒装句式,更强调“地上太阳”的巨大作用,与切合全文主旨。②原文使用“漫天的风雪”“歧路的暗影”“无数的太阳”等形象化词语,更为生动可感,更有感染力。③原文语言风格与全文更为协调一致,更富有文采。(4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示例)有时从赤诚而婉转的歌喉里升起有时从明亮而和蔼的眼睛里升起有时从清洁工闪烁的汗珠里升起有时从服务员微笑的酒窝里升起(4分。每写出一处给1分。要求句式与前文保持一致,句意贴切且前两句、后两句内容上同类。)
    21.答案:(示例)毛泽东思想是一种以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为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1分)由毛泽东倡导并在20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1分)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等为突出内容(1分)的政治、军事、发展理论。(1分)
    22.按高考评分标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