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什么是好的童年书写?》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3-04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什么是好的童年书写?
    ①什么是好的童年书写?换言之,就是要回答什么是好的儿童文学。这几乎是一个无法回答而又必须回答的问题。如果没有基本的价值尺度,就会陷入盲目;同时答案又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因为“好”的标准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超历史的、普遍化的。确认什么是好的儿童文学固然重要,但了解它为何被视为好的同样重要。笔者对“什么是好的童年书写”这一问题的思考,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之上。
    ②首先,好的儿童文学,必定也是好的文学,人们对于好文学的期望,也适用于儿童文学。好文学的标准集中体现于文学经典,它们是卡尔维诺所说的“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是柯尔摩德所说的具有“一种对于适应的开放,而让它们在无穷尽的各种配置之下常保鲜活”的文本,能不断被读者以新的方式阅读并获取新的意义。好的文学都是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  
    ③然而,加上限定语“儿童”,好的儿童文学的讨论,就不得不面对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儿童性”。虽然儿童文学也是文学,但当且仅当文学同时对儿童性有足够的理解和表现,它才成其为儿童文学。作为“儿童的”文学,是否“适合”儿童也就成为评判的首要准则和标尺。怎样才算“适合”,或者说应该适合怎样的“儿童性”呢?这主要取决于成人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怎样的以及应该怎样,其中包括儿童喜欢读、能够读且应该读的作品是怎样的。
    ④现代儿童观是对独立完整的“儿童世界”的发现、尊重与保护,要求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在顺应并满足儿童独特需要的同时,也主张通过某些限制来保护儿童知识和经验方面的安全,清除儿童不应该了解的东西。这种“适合”,既是对儿童世界的保护,往往也意味着对成人世界的排除。也就是说当战争、食品安全、婚姻、环境污染等成人世界的社会问题弥漫时,愿景中适宜儿童“逍遥的花园”是否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乌托邦幻影?
    ⑤更为严重的是,儿童文学会对某些内容保持缄默或隐瞒,同时又将成人的价值观念隐藏其中,就很可能把儿童文学变成“儿童惟一能阅读”的文学以及通常“只有儿童才阅读”的文学——前者表明儿童没有能力阅读“复杂深刻”的文学,后者意味着儿童文学简单贫乏无法吸引成人。当7000字的《丑小鸭》被删改为二三百字的“故事梗概”收进小学语文教材,当几千字的《三只小猪》被删改得不足百字并配上卡通图画讲给幼儿,儿童的阅读会是怎样的贫乏?
    ⑥这也是现代儿童文学最大的隐忧之一。
    ⑦儿童文学只有超越儿童、成人之间简单的二元对立,关于生命、死亡、苦难、爱、文明等大主题才能理直气壮地延续,以艺术的方式去表现深度与厚度,与孩子分享大美、大爱、大智慧,也才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曹文轩)。
    ⑧我们不妨沿着这一路径继续探寻何谓“好的童年书写”。儿童文学与女性文学、黑人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等其他类型的文学皆不同,儿童文学即使表现儿童的天真无知,也需要具备超越天真无知的知识才能发现和欣赏这种天真。马克思在论述希腊艺术时说:“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儿童的真实再现出来吗?”成人不可能完全复归儿童的状态,但他可以在“更高的阶梯”再现童真。  
    ⑨我们不得不对“好的童年书写”做一个基本的限定,当然这不代表惟一合理的限定。把儿童文学纳入到既定的意义系统,强加一种秩序,会让儿童文学变得可控。但某种价值标准可能只是代表了某个时代和社会群体的一种美学趣味、伦理模式和权力意志。所以对任何建立价值体系的企图都应保持充分的警觉。对何谓“好的童年书写”的讨论远没有终结。这不是一个可以完成的过程,我们应该永远保持一种批评的态度、一种怀疑的精神、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好的儿童文学”才有无限的可能性。(选自《文艺报》有删节)
    3.第③段中加点的“适合”具体是指         。(2分)
    4.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
    A.好的儿童文学需要设定基本价值尺度作为判断标准。
    B.好文学的标准集中体现在经典作品的文学史意义上。
    C.女性文学并不需要具有超越女性知识的欣赏洞察力。
    D.文学的价值标准建立在当时官方群体的权力意志上。
    5.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2分)
    A.对儿童性有足够的理解和表现便能成为儿童文学。
    B. 儿童能阅读的文学意味着简单贫乏无法吸引成人。
    C. 现代儿童文学最大的隐忧之一是儿童阅读遭到删改。
    D.“好的童年书写”的基本限定不代表惟一合理的限定。
    6.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
    7.前段时间,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遭到家长质疑。因为他推荐的文童文学《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等著名儿童读物中有“跳楼”或相关描写,这些内容家长认为不适合孩子阅读。运用本文作者的观点,对此现象加以评析。(4分) 
    答案:
    3.(2分)评分量表
    
分值
    
答案示例
    
分数解释
    
2分
    
指能发现尊重顺应满足儿童独特需要并能通过一定限制保护儿童知识和经验安全的儿童文学的评价标准
    
能准确理解短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1分
    
满足儿童需求理解儿童性对儿童世界的保护,往往也意味着对成人世界的排除
    
能大致理解短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0分
    
 
    
 
    
 
    4.(3分)A 5.(2分)D
    6.(5分)答案示例:本文以“什么是好的童年书写”为论题展开论述。首先引用名家言论提出好的文学的普适性标准;接着提出“好的儿童文学”要“适合”儿童的特性以及什么是“适合”的问题,将论题引向深入;接着列举具体现象分析因对“适合儿童”错误理解导致文学隐忧,一是将儿童世界简单与成人隔绝,造成儿童文学乌托邦;二是以成人视角删节改造使经典作品简单贫乏教条;最后得出结论,好的儿童文学必须超越二元对立,延续生命等主题,艺术地表现深度与厚度,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在“好的儿童文学”标准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好的童年书写”是能发现和欣赏儿童的天真,并且在“更高的阶梯”再现童真。结尾补充论证要保持批评、怀疑、开放的状态,让“好的标准”不断完善。(评分说明:论题、结论1分,论证过程4分。)
    7.(4分)作者的观点:现代儿童观主张顺应并满足儿童独特需要,并通过某些限制来保护儿童知识和经验方面的安全,清除儿童不应该了解的东西。
    三类倾向(1)清除战争、食品安全、婚姻、环境污染等成人世界的社会问题,将儿童世界变成乌托邦。(2)对某些内容保持缄默或隐瞒,同时又将成人的价值观念隐藏其中,把儿童文学变成“儿童惟一能阅读”的文学以及通常“只有儿童才阅读”的文学。
    (3)超越儿童、成人之间简单的二元对立,理直气壮延续生命、死亡、苦难、爱、文明等大主题,以艺术的方式去表现深度与厚度,分享大美、大爱、大智慧,“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  
    运用以上观点,分析事件,表明态度。  观点2分,事件概括分析2分。(评分说明:赞成或反对家长的质疑不作为评分依据,依据所做论述的合理程度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