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学类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始祖鸟 舒婷 从亘古 俯瞰我们 天空 他无痕 丛林莽原都在他翅翼的阴影下 鸣禽中他哑口 众岛只是复杂地 模仿 他单纯的沉默 丑陋 迟钝 孤单 屡遭强敌和饥寒 毁灭于洪荒 传奇于洪荒 他倒下的姿势一片模糊 因之渐渐明亮的 是背景 那一幕混沌的黎明原始的曙光 用王冕似的名字 将他 铐在进化史上 据说这是 永生 没有自传 也 不再感想 (有删改)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第一幅画面的主体是始祖鸟的翅膀,诗人主要选用冷色调的“阴影”,将“丛林莽原”都置放在阴影中。 B.诗中第二幅画面是始祖鸟的倒下,这时背景有了“那一幕混沌的黎明原始的曙光”,画面的主色调由冷变暖。 C.诗中第三幅画面是始祖鸟生命最后的情景,此刻始祖鸟不会复活,不会衰老,也“不再感想”。 D.诗歌先肯定一种沉默,这种沉默在鸣禽中与众不同,接着,肯定一种永生,这种永生不求留下传记。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通过凌空展翅、走向永生、永生这三幅画面烘托出一种凝重、冷峻的氛围,传达出诗人赞美的情感倾向。 B.诗人用“俯瞰”“沉默”“迟钝”“孤单”“倒下”“感想”等词语将始祖鸟充分人格化,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始祖鸟的情感态度。 C.诗人将始祖鸟与“众鸟”进行对比,用众鸟的“复杂”衬托始祖鸟的“单纯”,重点表达了对众鸟肤浅的贬斥之情。 D.诗歌前两行运用了时空倒置的手法,“从亘古”是时间颠倒,“被俯瞰的我们”和“俯瞰我们的始祖鸟”是空间颠倒。 8.运用第三人称描写和抒情是此诗的重要特征,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答案: (二)文学类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6.B(“画面的主色调由冷变暖”错误,画面主体是始祖鸟倒下,画面一片模糊,只是亮了一些,从整体上看,仍是冷色调。) 7.C(“重点表达了对众鸟肤浅的贬斥之情”理解错误,诗人重点表达的是对始祖鸟的赞美之情。) 8.①运用第三人称,客观地表明诗人对始祖鸟的情感;②拉开始祖鸟与诗人、读者的时空距离、情感距离,突出始祖鸟的原始、久远、深沉等特征;③避免了将生活的真实直叙于诗中,也避免了将诗人的情感直接宣泄出来,使诗的格调更凝重、更深沉。 评分建议:每答出一点给2分,满分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