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http://www.newdu.com 2021-03-04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五)阅读下面文言,回答问题、(13分)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①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②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注]①僇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②蚁封,即蚂蚁洞边的小土堆。③培塿:小土堆。
    20.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棒焚茅/茷穷山之高止
    B.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C.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D.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荞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21.对第②段画线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忧思绵绵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融为一体,已然不知道哪里是边际了。
    B.茫茫无际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沿然之气融为一体,已然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
    C.茫茫无际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融为体,却不能得到它的边际了。
    D.忧思绵绵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沿然之气融为一体,却不能得到它的尽头了。
    22.对第①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恒惴栗”概括了作者被贬后心情,同下文游西山时的欣喜形成对比。
    B.“施施”“慢慢”表现作名游览时寂寞愁闷、无可无不可的精种状态。
    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郁闷已得到完全排解。
    D.“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从反面扣题,小结游山感受,然引出下文。
    23.第②段表现“西山之怪特”,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对此加以分析。(3分)
    24.纵观全文,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3分)
    答案:
    20.(2分)C21.(2分)C22.(3分)C
    23.(3分)正面侧面相结合。第二段正面写游西山的情景,这段文字紧紧围绕着“始”字展开。下面一段用反衬的方法描写西山之高:“岈然洼然”,是颇为形象的摹状;“若垤若穴,是十分贴切的比喻。用“尺寸"和“千里构成强烈对照,“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身边青烟白云缭绕,仿佛同天空连为一体,无论朝哪个方向望去,景色都是这徉。
    24.(3分)此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