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沉玉录(十八届叶圣陶杯初赛佳作) 桑一凡(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中学高二) 录者,为其扬名,为其立信,为其惊世骇俗者也。 他们中,有的并不为人所熟知,有的千古垂青名扬四海,在他们的故乡齐鲁却悄无声息。 他们进入历史长河的那一刻,必定如星辰入海,破开天光云影,露浥红莲。 谨以此为录,记着那: 方塘沉玉,莹莹光华。 一 羲和字润双飞月,之意化墨寓闲鹅。 开砚,润笔。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强劲的笔锋利剑一般踏开纸上的微波;撇捺婉尔,墨色晕染开来,铺开纸上的千顷波光,浸透了他心中的月色。 他身乘轻舟,浮于弥望的荷花之间,身旁的鹅儿白羽翩然,琼珠四溅。它浮沉于荷塘水间,优美的红吻脖颈曲折起伏,像他笔下那形法百变的“之”;不染纤尘的羽毛,似纸上的浅浅雪浪,万千留白,全靠他一支墨笔来挥霍。 二十一个“之”,字字不同。人生如白驹过隙瞬息而过,俯仰一世,死生虚诞。与其逐利于朝堂,不如落于一个简单的“之”字。放浪形骸,风流肆意。 顿笔,书成。指尖拂过墨迹未干的纸面,松松地拿着手中的笔,便随手一扔,落入水中。池里晕染开的墨,仿佛当年跪写过的那个墨池,披星戴月,他只为写好自己的字。字,一横一折,一撇一捺,不仅是一个字,还是他的心。他的心里有竹林松石、幽篁明月,有家国朝堂、身畔闲鹅。 这就是王羲之。 二 醉东风,穿云破雾问天宫,几经磨难韧霜华。 晨起尚早,她陷入黑夜之中。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 四周是浓得化不开的夜,唯一亮着的是顶上的星空。银河万里,织锦千段。霎时间风起云涌,眼前现出水天相接的江面,浪淘沙尽卷起千堆雪。她登上舟楫,摇了起来。白雾横江,鬓边沾上了云色,眼前是望也望不到尽头的天河。云涛滚滚似骏马,似狂浪,似天宫底,似白玉端。千帆舞动,粼粼的星河微微流转,这,就是她的梦魂归处。路长日暮,她有些累了,放下了手中的桨,任一苇扁舟在水上漂。白衣素裳,她立于舟头,纵使历经千般磨难,也身姿挺立,不畏寒风朔雪。 归醒,她是卷帘人后的微醺才女。李清照想起东篱黄昏共把酒,想起赌书消得泼茶香,想起云中锦书共雁北,想起闺中与你话闲常。这万千思绪,都在一树海棠中化开: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三 金戈铁马今犹在,不见青山挚友人。 汴京梦华,他一直都记着。 风消绛蜡,霜烹紫蟹,灯市光相射。 梦里去过的,不仅有燕脂凝夜的大漠,还有满树银花的东京。上元节的街市,到处熙攘热闹,彻夜不歇。 站在灯火阑珊的夜里,他突然有点想哭。 他愿青山埋骨,大漠葬魂,领千军万马,杀退北敌。他愿立戈作誓,收复故土,用一腔热血换回大好河山。可他垂垂老矣,苍颜白发,望着周围暗下去的灯火,他站在寒风里,看着自己的白发在瑟瑟飘摇。 甚矣吾衰矣。他几欲愤起拔剑掷入水中。这一二万里河山和满心壮志,去得干净。 剑,还是入了鞘中。黑暗中他脊背挺直,衣衫猎猎,在寥远的星空下,他望着那颗天狼星在明月之旁闪烁着光芒。然而—— 星虽耀月,月必摧之。 远方,青山还在等着他回来。辛弃疾孤独地守望着月亮,沉默成了一尊雕像。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青山是知己,许下的誓言,他记着—— 愿身死灰灭复我故国乡,来生把酒言笑旧亭堂。 四 描鬼摹神志异手,谈世说人讽喻家。 他是志异的,说的是奇闻怪事,写的是逸闻杂章。 几次科考,他都名落孙山,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里,这一生已经是前途渺茫,遥遥无期。 但是他不一样。 他不会轻易地认输,一辈子的时间里,既然无缘科举,那就真正找点喜欢的事做。志异江湖,闲谈鬼怪,这些在旁人看来是百无一用的东西,他却津津乐道,笔耕不辍。 写的是逸闻杂事,并不代表他就消沉。在清风寒雨的草堂里,他饱蘸浓墨,写下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一部《聊斋》能够动天下,支撑它的不仅是鬼狐的灵怪,还有蒲松龄背后的深意。看懂的,刹那间便可明白;看不懂的,就只当它是乡野杂说。 这哪是在描神画鬼,字字句句,分明写的是人间悲欢。 良士无缘科举,劣才屡进士第;贪官横暴乡里,恶霸鱼肉百姓;促织促织,背后究竟是几户人家的血泪;人鬼相爱,又有多少痴情男女被迫分离。 蒲松龄,他写的是鬼狐,却也从来不是鬼狐。因为背后的人间冷暖,远比鬼狐本身更让人心惊。他是个渔夫,专门打捞那漆黑的湖水中翻涌上来的黑暗。 五 桃花扇,玉碎心难全,东塘把酒叙来晚,叹孤吟。 急马鸣嘶。几十双马蹄声沿路而来,敲碎了沿路的寂静。 火光照着的,是“秣陵教坊”四个大字。 一阵喊叫乱声从楼下传来,下面响起了乱糟糟登楼的声音,忽然一个人影闪上来,是杨老爷。 满目的珍宝,刺眼的红色,李香君知道他们是谁,也知道他们为什么来这。她用力挣开背后想要给她穿戴的手,怒而站起来,“哐”地一声,摔碎了桌上的玉。迎着火光她的脸异常明亮,坚定、无畏的目光看着他们,她想起了自己的候郎。 一群人沉默着,顷刻上来了两个人,一声不发想要把她拖上花轿。她猛的撞向桌子,头上溢出的鲜血染红了诗扇。这定情信物,染上了血一般的桃花红。 孔尚任,这次充当了一次旁观人,手中的墨笔微微颤抖,滴下的余墨仿佛香君血染的桃花。 有人说,“一座城,千万声”。 我说,一方土,尽名士。 他们历史难掩的风骨,就像是沉入了水中的壁玉;在入世的一刹那,则是打碎天光云影的盛放;在沉寂的后来,就是藏卧于水中的明月,越昏暗,越发光。 谨以此为录,是为,《齐鲁沉玉录》。 书成。 (指导老师:许振银) 【点评】 本文用诗化的语言,介绍了历史上的几位齐鲁名人。选择他们的作品、他们的性格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点染,虽然没有叙述完整的身世遭逢,但也足可以摹写人物精神了。作者对这些文化名人的介绍是比较准确的,但他认为这些名人都没有被山东人更深刻地记住,所以想要做一个“沉玉录”,为他们树碑立传。这个出发点其实并不准确,山东人怎么不了解这些伟大的先辈?更何况,他们的光芒早已不止照亮了山东,更辉映了整个中国、整部历史。本文的缺点是语言表达过于藻饰,装腔作势、词不达意的地方不少。我们不提倡这种文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