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韩愈《答张十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http://www.newdu.com 2021-01-2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韩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贫笞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本诗作于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一起被贬。张十一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踯躅:杜鹃花的别名。此处“未”字领起“报”与“知”。恩波:皇帝的恩泽。斗:通“陡”。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白描手法勾勒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猴猿啼鸣,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传递出人烟稀少的空寂。
    B.颔联是两组近景特写,小笋萌生、鲜花绽放之景为冷落荒僻的村野点缀了些许鲜艳明快的颜色,比拟手法使得描写生动传神。
    C.尾联直抒胸臆,点明忧愁的心境和原因。看罢书信顿觉白发加半,直接表达对仕途坎坷、年华逝去的悲愤,是与友人同感共悲的哀痛。
    D.诗中景物很契合诗人的处境与心情。环境之空寂更添远离繁华京城后的孤独凄凉,花开之悠闲更使身居闲地身为闲人的诗人触景生愁。
    16.中国古典诗歌有“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请据此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6分)
    答案:
    15. C(“斗觉霜毛一半加”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写愁不说愁,借霜毛陡加曲折说出,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诗意婉转含蓄,韵味醇厚悠远。)
    16.“怨而不怒”是指心有不满但能节制住它的情感,不使之发展成为愤怒,是中国古诗抒发情感讲求节制有度的一种传统。(2分)诗人称贬谪之地为“死所”,是“送生涯”的“炎瘴\“之地,蕴含诗人因直言进谏而被贬的愤怨不平,以及回归无望的悲慨沉痛。(2分)但是诗人的哀怨情感节制有度,以“莫令”劝解自己和友人不要在“炎瘴”之地沉沦下去,并憧憬未来建功立业以“报君恩”,让本应浓重的愤怨显得敦厚平和。(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