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 日长简仲咸 王禹偁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③共谁论。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贬谪商州任团练副使时。简:即书信,用为动词。仲咸:冯的字,与王禹偁同为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故诗中称同年。②伯阳:老子李耳的字。③牢落:形容无所寄托的样子。 1、颔联表现诗人怎样的心境? 2、从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两方面对颈联进行赏析。 答案: 1、因为地僻官闲,诗人就借读书来打发时光;所读的是杜甫的诗,老子的《道德经》;这反映出诗人既忧国忧民、难以摆脱仕途坎坷的悲凉,又希望从道家思想中寻求精神解脱的矛盾心理。 2、诗人欲排遣闲愁,至庭院赏花,映入眼帘的却只是百花凋零的情景;登楼赏月也只是子然一身,孤酒一杯;诗人通过这两个场景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诗人没有直接言“愁”,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所写的景物之中透露着深深的愁思。 翻译 白天变长了,黄昏前的时光怎么打发呢?偏僻的州郡里,官衙闲寂,尽日掩门。翻开杜甫的集子,在诗的世界里徜徉,从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中窥见道的本原。北院繁花千片随风飘落,月亮升起时在东楼有美酒相伴。若不是和我同年考中进士的你在商州主持政务,我寥落的情怀又能向谁述说呢。 《日长简仲咸》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诗人贬谪商州任团练副使时,沉郁苍凉,感慨万端,但又“怨而不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