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苏轼《定风波》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http://www.newdu.com 2020-12-0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苏轼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2.“定风波”是这篇作品的_________。
    13.下列对词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意思是三月七日那天,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同行的人由于没有带伞被雨水打湿,都觉得很狼狈。只有诗人带了伞,因此没有这样的同感。
    B.“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意即风雨骤至,盖顶而来,穿林打叶,声声入耳,然而诗人却且吟且啸徐步向前。
    C.“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意思即骤雨已过,云开天晴,春风料峭,略带寒意,前路山头,夕阳斜照,诗人原来的酒意经过风雨的洗礼,早已消散了。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讲诗人沐浴着雨后的凉爽,回望刚刚过去的风雨萧瑟之处,则已是云消雾散,斜阳也收敛了光辉。
    14.“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包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意蕴,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案:
    12.词牌名
    13.A
    14.本句之意是作者披着蓑衣在雨中漫步,任其自然。该句不仅写出了词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更体现了词人面对自然和人生风雨时从容、镇定、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解析】
    【分析】
    12.
    本题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定风波”属于这首词的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词,又称长短句。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13.
    本题考查理解词的内容、意象意境和形象的能力。
    A项,“只有诗人带了伞,因此没有这样的同感”错误,由“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可知,诗人也没有带伞,只是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生风雨意境能够泰然处之,因此可以缓步而行。
    故选A。
    14.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句含义和诗歌主旨的能力。理解诗句含义需要结合具体上下文语境、诗人生平、诗歌意象以及诗歌关键词进行分析。
    “一蓑烟雨任平生”意思是: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