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贾谊《新书·审微》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11-27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贾谊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题。(共18分)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国家也。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而必至于大乱也,是故子民者谨焉。
    彼人也,登高则望,临深则窥。人之性非窥且望也,势使然也。夫事有起奸,势有召祸。老聃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管仲曰:“备患于未形,上也。语曰:‘焰焰弗灭,炎炎奈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智禁于微,次也。”
    昔者,卫侯朝于周,周行人[1]问其名,曰:“卫侯辟疆。”周行人还之,曰:“启疆、辟疆,天子之号也,诸侯弗得用。”卫侯更其名曰“煅”,然后受之。故善守上下之分者,虽空名弗使逾焉。
    古者周礼,天子葬用隧,诸侯悬下。周襄王出逃伯斗,晋文公率师诛贼,定周国之乱,复襄王之位。于是襄王赏以南阳之地,文公辞南阳,请即死得以隧下。襄王弗听,曰:“周国虽微,未之或代也。天子用隧,伯父用隧,是二天子也。以地为少,余请益之。”文公乃退。礼,天子之乐宫悬[2],诸侯之乐轩悬,大夫直悬,士有琴瑟。叔孙于奚者,卫之大夫也。轩悬者,卫君之乐体也。繁缨者,君之驾饰也。齐人攻卫,叔孙于奚率师逆之,大败齐师。卫于是赏以温。叔孙于奚辞温而请轩悬,繁缨以朝,卫君许之。孔子闻之,曰:“惜乎! 不如多与之邑。夫乐者,所以载国,国者,所以载君。彼乐亡而礼从之,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国亡而君从之。惜乎!不如多与之邑。”
    宓子治亶父[3]。于是齐人攻鲁,道亶父。始,父老请曰:“麦已熟矣,今迫齐寇。民人出,自刈负郭者归。可以益食,且不资寇。”三请,宓子弗听。俄而,麦毕资乎齐寇。季孙闻之怒,使人让宓子曰:“岂不可哀哉! 民乎,寒耕熟耘,曾弗得食也。弗知犹可,闻或以告,而夫子弗听!”宓子蹴然曰:“今年无麦,明年可树。令不耕者得获,是乐有寇也。且一岁之麦,于鲁不加强,丧之不加弱。令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年不息。”季孙闻之,惭曰:“使穴可入,吾岂忍见宓子哉!
    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故邪不前达。
    (取材于贾谊《新书·审微》)
    [1]行人:官名。掌管朝觐聘问的官。
    [2](宫、轩、直)悬:钟磬等乐器挂在架子上的形制。四面挂,如宫室,称“宫悬”:去其南面,挂三面,称“轩悬”:挂两面为“判悬”:挂一面为“直悬”。
    [3]亶父:地名。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是故子民者谨焉                     谨:小心
    B.余请益之                            益:增加
    C.于是齐人攻鲁,道亶父                道:取道
    D.麦毕资乎齐寇                        毕:完成
    7.下列对句中“以”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               以:认为
    B.于是襄王赏以南阳之地                 以:把
    C.以地为少                             以:因为
    D.繁缨以朝                             以:表修饰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焰焰弗灭,炎炎奈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
    小小的火苗不扑灭,到了熊熊烈火时就没办法了;萌芽时不砍除,等到长成后再砍伐将会折断斧柄
    B.故善守上下之分者,虽空名弗使逾焉
    因此善于恪守上下名分的人,即使是空名也不允许超越规定
    C.周国虽微,未之或代也
    周国虽然微小,未来或许是可以替代的
    D.民人出,自刈负郭者归
    百姓出城,自行把城郭附近的麦子收割回来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轻视事情的开端,忽视事物细节,会渐渐地形成大错。
    B.登高则自然望远、临渊就向下看,这是人的天性使然。
    C.起初卫侯僭越天子名号,因此周行人拒绝了他的朝见。
    D.孔子认为如果礼乐崩坏就会导致国家灭亡、国君身死。
    1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2 分)
    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
    11.第六段中季孙对宓子的态度先愤怒后惭愧的具体原因是什么?请分条作答。(4 分)
    答案:
    6. (3分) D        7. (3分) C     8.(3分)C       9. (3分) B
    10. (2分)
    译文:所以,明察的人能很早就觉察到产生坏事的根由,能早早地铲除动乱的根源。
    11. (6分)
    愤怒的原因:
    (1)宓子的决策使齐国得到了壹父的粮食;(2)鲁国百姓辛苦种粮却吃不到;(3)百姓的收粮建议宓子没有采纳.
    惭愧的原因:
    (1)宓子认为粮食没有可以再种,(2)如果让百姓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会让他们喜欢有外患,这比粮食损失带来的损害更大。
    评分标准:
    愤怒原因每点1分,惭愧原因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