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11-1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陶渊明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而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四
    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注释:①丘垄,坟墓。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诗人长时间在山泽间尽情游玩,和“久在樊笼里”的感受不同。
    B.次句写作者重回“故渊”、复返“旧林”后,投身自然,得遂本性的喜悦。
    C.第六句的“依依”与“依依墟里烟”中的“依依”都是依稀、隐约的意思。
    D.“借问”两句是写作者好奇地问采薪人,这里原来住的都是怎样的人。
    15.这首诗的“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4.A项,曲解文意,错在“首句写诗人长时间在山泽间尽情游玩”和“久在樊笼里”的感受不同这些地方。首先“久去山泽游”的“去”是离开的意思,也就是离开山川河流这些自然风物很久了,这恰巧呼应的就是“久在樊笼里”。所以本项,不是长时间在山泽间尽情游玩,而是早就离开了,与“久在樊笼里”的感受如出一辙。
    15.这两句的意思是房屋的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这两句诗,描绘“井灶”“桑竹”等意象颓废荒芜、干枯破败的特点,说明自己离开这些地方已经很久了,已经荒芜、残颓,令人伤感嗟叹了。见此情形,寄托了诗人对“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后悔以及重归田园收拾整顿这些荒芜、衰朽景象的心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