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解题策略

http://www.newdu.com 2020-11-02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论述类文本阅读着重考查考生逻辑思维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对考生的阅读效率和信息把握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解题策略,一起来学习吧!
    
    
    
    
    [典例剖析]
    【典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矗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答案 见[技法运用]
    
    
    
    
    [即学即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手工业高速发展,文化艺术复兴昌盛,在这种情况下,明代在衣、食、注用等领域里,出现了种种不寻常的文化现象。家具成了流通的商品,许多文人雅士参与了室内设计和家具造型。在全国最富庶的江南地区,不仅木作、漆作行业兴旺,而且出现了一批专做硬木家具的小木作行业。店铺内不仅生产出售各种硬木家具,店主还常常根据用户需求到家中加工制造。按不同的用材,明代家具可分为传统的漆饰家具和新颖的硬木家具,以及采用竹藤等制作的民间家具。
    国内最早的漆饰家具是明宣德年间的方角双门橱,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这种被称为雕漆的工艺,比单纯填漆家具更华丽。明中叶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出现了以黄花梨、紫檀木等优质木材为主材的硬木家具。在另外的广大南方地区,人们就地取材,制成别具一格的竹家具,尤以斑竹所制硬木家具最为贵重。明代家具在宋代家具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明式家具品种丰富,用材多样,其中以黄花梨最佳,这种硬木色泽柔和、纹理清晰坚硬,富有弹性。由于木质坚硬且有弹性,所制家具用料的横断面很小。因此,家具造型简练、挺拔。由于木材本身的色泽纹理美观,所以明式家具很少施漆,仅仅擦上透明蜡即可充分显示木材本身质感。另外,明式家具制作工艺精细合理,全部以精密巧妙的榫卯结合部件,坚实牢固,能适应冷热干湿变化。高低宽狭的比例或以适用美观为出发点,或有助于纠正不合礼仪的身姿坐态。
    清代家具多结合厅堂、卧室等不同居室进行设计,分类详尽,功能明确。清代家具中最出色的是宫廷家具,各种宫廷家具色彩绚丽、纹饰华美。其中,最华贵富丽的雕漆家具以吉祥图案为装饰主题,刀法深锐,花纹与雕刻手法均严整细密,无论在中国家具史上,还是中国漆器史上,都是不可多得的杰作。这些家具的主要特征是:造型庄重,雕饰繁重,体量宽大,气度宏伟,脱离了宋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淳朴气质,并逐步扩展成了“清式”家具的主体风格。家具工艺到了清代,总体已趋笨重,并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繁缛的雕饰破坏了整体感。但在民间,家具仍沿袭“明式”特色,保留了朴实简洁的风格。
    中国家具艺术成就对世界艺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明清家具。西方一些著名设计师将西方古典主义风格与中国传统家具风格相互贯通,设计出既适合东方人口味又能引起西方人兴趣的创新家具。
    (摘编自王翔子《浅谈中国家具的精髓——明清家具》,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明代家具业呈现不寻常的发展态势,所以促进了手工业、文艺领域的快速发展。
    B.明式家具用材多样,常以黄花梨、斑竹等为材,以这些木料所制家具造型简练挺拔。
    C.在制作过程中,明式家具的形体比例既有审美层面的追求,也有实用方面的考虑。
    D.清代的家具最华贵富丽,在我国家具行业、漆器领域中均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
    解析 A项,因果颠倒,从第一段前半部分可知手工业以及文艺领域都快速发展是“明代家具业”发展不同寻常的“因”,而非“果”。B项,扩大范围,从第二段“其中以黄花梨最佳,这种硬木……所制家具用料的横断面很小。因此,家具造型简练、挺拔”可知“斑竹”属扩大范围。D项,以偏概全,从第三段“最华贵富丽的雕漆家具以吉祥图案为装饰主题”可知“清代的家具最华贵富丽”错误。
    答案 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概述了明代家具的发展背景,随后重点论述了漆饰家具与硬木家具的特征。
    B.文章论述家具特色各有侧重,明式家具详述用材做工,清式家具则详述宫廷家具。
    C.文章第三段运用事例论证的论述方法,概括分析出了清代宫廷家具的主体风格特色。
    D.作者花费大量笔墨分述明清家具特色,是为了阐述明清家具对世界艺术的重大影响。
    解析 A项,说法不当,第二段的意思,“论述了漆饰家具”,但非“重点论述”。
    答案 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木作行业出现,不仅是硬木家具业新兴的标志,也是明代家具业发展特色之一。
    B.如果明式家具木料的色泽纹理不美观,就会以施漆美饰,进而促进漆作行业兴旺。
    C.用料、装饰、做工都会影响到家具整体感,因而制作中不能偏倚其一而有损整体。
    D.继承创新不仅让家具业积极影响了文化艺术,也成为了家具业不断发展的生命动力。
    解析 B项,曲解文意,依据第一段“不仅木作、漆作行业兴旺”的表述,并结合第二段内容,并不能得出“木料的色泽”与“漆作行业兴旺”之间存有“促进”关系。
    答案 B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强调义务为先,互相承担义务是中国伦理的根本特色。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形成了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其弊甚多,而中国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他说:“人生必有与其相关系之人,此即天伦;人生将始终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此即伦理。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情谊所在,义务生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一切相与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而以对方为重,近世之西洋人反是,处处形见其本位主义,一切从权利观念出发。”
    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伦理特别强调义务感。这种义务感是开放的,从家庭可以放大到宗族、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宇宙。以义务为基本取向的德行不强调张扬个人权利,而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履行自己肩负的责任。这种义务取向特别表现为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他看来,西方是个人本位,强调以自己为主;中国则是义务为主,强调尊重对方,“从个人本位出发则权利的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思出发则义务的观念多”。
    在现代社会,个人生存发展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当然也为社会价值观念所承认。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权利是最重要的价值,或社会价值观仅仅为个人权利提供支持。在价值和伦理问题上,权利话语和权利思维是有局限性的,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社会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权利话语往往联系着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权利优先态度,其基本立场是把个人权利放在第一位,认为个人权利优先于集体目标和社会共善。在这样的立场上,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都很难建立起来。个人权利优先的主张过分强调保障个人的自由,而忽视促进个人对社会公益的重视,不能正视社会公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因而对于现代社会健康运行来说弊大于利。
    (摘编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价值观强调义务优先,是相对于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而言的。
    B.在梁漱溟看来,西方一直盛行个人主义,形成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因而其流弊甚多。
    C.尽管个人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认可,也为社会价值观所承认,但它决非最重要的价值。
    D.个人的德行如以义务为基本取向,就不会张扬个人权利,而会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
    解析 A项,“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错,原文说的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因而说“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没有根据。B项,“一直”错,原文中的“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说明并非“一直”,而是“近代以来”。D项,“就不会张扬个人权利”错,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不强调张扬个人权利”,并非不会张扬。
    答案 C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三段将中西方价值观并举而论,突出了中华价值观中义务优先的观念。
    B.文章大量引用梁漱溟的话,暗示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
    C.文章采用引证法:第二段明引,使论述富于说服力;第三段暗引,使论据富于概括性。
    D.本文既从理论层面详论中西方价值观,也对现实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很有指导意义。
    解析 B项,“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的说法无中生有。
    答案 B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