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新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必修一教材主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下面是高中政治老师给大家总结的新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来学习吧!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标要求】
    1.2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教学建议】
    ◆  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为议题,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可讲述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故事,理解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局限性。可讲述马克思、恩格斯从事科学研究和革命活动的故事,解释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明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可朗读《共产党宣言》的名言名句,分享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感悟,表达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憧憬。可查阅十月革命的相关资料,讨论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以“不同国家、地区的历史各具特色是否有悖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为议题,探究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可列举不同发展道路的表现,如社会制度的形式、社会变革的方式、发展程度的差距、发展阶段的跨越等,分析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影响等因素对发展道路选择的影响。可列举事实,表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
    【知识提纲】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 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1)原因: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矛盾日益激烈(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充分暴露,导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
    (2)评价
    历史进步性: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形成)。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以及产生的历史条件
    历史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他们①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②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③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所以,他们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主体(人民群众)和正确途径(阶级斗争)。
    2. 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1)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之一)
    (2)工人运动的意义
    ①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标志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3)工人运动失败启发: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应运而生。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唯物史观
    (1)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
    (2)重要性
    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内容: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在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这两个伟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2)剩余价值学说
    (1)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合理成分
    (2)重要性
    ①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主要内容:剩余价值就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2. 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1)时间/意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内容/意义:
    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②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特点(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任务(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策略原则(团结绝大多数人),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 巴黎公社——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公社的原则(彻底改造旧国家机器、公职人员民主选举产生、防止社会公仆变社会主人等)是永存的
    2. 十月革命——社会主义运动从理想到现实
    (1)时间:1917年
    (2)亮点: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3)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4.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2)曲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3)认识:
    ①理论角度: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②实践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