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高中政治新教材习题精解专栏: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http://www.newdu.com 2020-09-21 “高中思政教研”公众号 李海 参加讨论
新教材专栏|新教材演练|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对这段话认识正确的是
    A.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社会规范
    C.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生产方式是其决定性因素
    D.社会主义法比资本主义法更能够适应经济基础
    【答案】C
    【解析】A:“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概括了法的产生,材料未涉及,A排除。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社会规范”强调的是社会规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作用,材料未涉及,B排除。C:“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这段话强调了法的阶级性,强调了生产方式是法的决定性因素,C正确且符合题意。D: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法与资本主义法的比较问题,“社会主义法比资本主义法更能够适应经济基础”说法笼统,要具体看适应什么样的经济基础,D排除。故本题选C。
    2.马克思认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以下对法治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法是超阶级的“全民意志”的体现
    ②法是超历史的,永恒存在的
    ③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④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并不是超阶级的,它是由阶级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①错误。②: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并不是超历史的,它既不是永恒存在的,也不是永久不变的。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也会随之灭亡而灭亡。②错误。③: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③正确。④:法是由阶级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④正确。故本题选D。
    3.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源远流长,独树一帜,为人类法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中国国力长期居于东亚、甚至世界前列,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儒家文明圈。中国的法律制度自然而然地影响到周边国家,以下关于中华法系的描述正确的有
    A.中华法系以自由民主思想为理论基础
    B.中华法系是在中国近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C.中华法系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分离
    D.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千年法律实践的结晶
    【答案】D
    【解析】中华法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法律实践的结晶,自原始社会末期至近代,源远流长,独树一帜。以中国传统思想为理论基础,糅合了法家、道家、阴阳家学说的精华。总体精神和宏观样式上呈现出多元的特征,尤其表现在支配法律实践活动价值基础上的双元格局、法律规范内部的多层结构和法律规范与非法律规范互依互补的实施渠道。这些特征是中国古代社会农耕生产、宗法家族、集权政体三合一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中华法系的多元性格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为了制定“五四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宪法起草工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一亿五千多万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条件。这说明“五四宪法”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标志着中国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答案】C
    【解析】A:材料没有涉及宪法的内容,与社会主义原则无关。A不符合题意。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B错误。C:材料中强调“五四宪法”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条件,体现了宪法的人民民主原则。C正确。D:“五四宪法”初步奠定了法治建设的基础,不是中国走上了依法治国道路的标志。D错误。故本题选C。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回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包括
    ①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完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④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③④: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具体包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中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该选项的说法不符合事实,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6.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撰写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效法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在法律制度上,规定‘十款天条’和天王的诏旨命令为全国军民遵行的准则,遵行者赏,违犯者罚”。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通过兴民权、设议院、立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等措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然而他们的设想都并未改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命运。这说明
    A.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并不能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
    B.太平天国时期的以法治国思想超越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
    C.与西方完备的法律思想和法系相比,中华法系逐渐落后和过时
    D.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答案】A
    【解析】A:“他们的设想都并未改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命运”说明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并不能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A正确。B:“十款天条”和天王的诏旨命令仍然包含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B错误。C:中华法系中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等思想,并没有过时。C错误。D:材料未涉及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7.中华法系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它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是
    A.《唐律疏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周礼•秋官•司刑》
    【答案】A
    【解析】A:中华法系是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以唐代的《唐律疏议》为代表。A正确。B:中华法系的时间截止近代。B不符合题意。C:中华法系的时间截止近代。C不符合题意。D:《周礼•秋官•司刑》于西周制定,是奴隶制时代的法律,它不属于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8.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法律要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气候、土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财富、人口,风俗、习惯、立法等因素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法的精神”。这说明
    A.法学上的结论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统一而无差异的证实
    B.法律不受意识形态、阶级利益,道德观念等价值性因素的影响
    C.法的精神在于客观性和恒定性
    D.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
    【答案】D
    【解析】A:法学上的结论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证实,但不是无差异的证实。A错误。B:法律和国家的“宗教、财富、人口,风俗、习惯、立法等因素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说明法律受意识形态等价值性因素的影响。B错误。C: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因此法的精神反映客观性,但法的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具有恒定性。C错误。D:法律要和国家的自然状态、人民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说明一国法治是由该国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并与其相适应。D正确。故本题选D。
    9.《说文解字》中对“律”的解释是“律,均布也”。均布,是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仪器。把法律一词中的“律”字比作均布,说明“律”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人们必须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材料主要说明了法律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只规范统治阶级的行为
    C.具有普遍约束力                                      
    D.只规范被统治阶级的行为
    【答案】C
    【解析】C:材料对法律的定义强调了法律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体现了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C正确且符合题意。A:材料主要体现了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A不符合题意。BD: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法律只规范统治阶级或被统治阶级的行为的说法均错误,BD排除。故本题选C。
    10.法者,治之端也。关于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②法自国出,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③法在国家治理中只承担政治职能
    ④有法的国家就是法治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①②正确。③:法在国家的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该选项说法太绝对,③错误。④:法治国家的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照法律行使,可见,有法的国家不一定是法治国家,④错误。故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
    11.马克思早期从理性法、自由法观念出发,论证了自由与法的关系……一方面,强调法律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另一方面,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因为法律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马克思的这一命题还有强调法律神圣性的意思……
    请你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答案】①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②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现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③在任何国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解析】本题以马克思早期的法律思想为素材,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本题设问是“请你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其次,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材料中,“法律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这说明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材料中,“一方面,强调法律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另一方面,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这说明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现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
    材料中,“强调法律神圣性的”,这说明在任何国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12.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先后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18项,清单管理全面实行,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加强;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明显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制度正在建立,督促检查力度显著加强。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推开,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得到坚决纠正,司法职权配置不断优化,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全民普法工作不断提挡加速,“六五”普法取得系列成果,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案】可从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的提高、全民守法和法治社会建设和人权的法治保障等方面进行分析。
    【解析】本题以我国的法治建设为素材,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本题设问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其次,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具体可结合材料“国务院先后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18项”、“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司法责任制改革”、“全民普法工作不断提挡加速”等,从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的提高、全民守法和法治社会建设和人权的法治保障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