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诗词鉴赏还会学不会?想要诗词鉴赏得高分,我们要先了解一下诗歌鉴赏到底都有什么类型的题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的高分技巧,一起来看吧! ![]() ![]() 基础部分是比较好回答的题目,是古诗中平时要积累的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而鉴赏题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了,会比较有难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做风格题。 什么是风格呢?比如人的穿衣风格~有日韩范儿——精细缠绵;有英伦范儿——精致华美;有欧美范儿——简单随意...其实呢,诗的风格也是如此:线条由粗到细。 (拿小本本划重点啦!) ![]() 理论是根基,那实践才是王道。 快来看看下面的例题吧!你掌握了多少呢? 例:《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清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问题:有人说,顾炎武诗有杜甫之风格,请分析。(4分) 首先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诗的内容: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①惊,感到震惊.震惊什么呢?俗话说:伤春悲秋,“秋”的意象一出来,就基本上奠定了本诗歌的基调——“悲”,而后面的“老”子,则给了我们为什么惊的又一个原因。所以一共有两个原因,一是突然意识到现在又是秋季了,二是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然老去.一说秋老,指暮秋时节。 ②既是酬和之作,当然要提到对方;你我各在天之一边,遥想望怀而不得见所以是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离别思念的情怀唯有靠浊酒排遣,忧愁中满目都是丛生的菊花。此处通过“酒”“黄花”的意象,突出了此时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之情。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我且把自己这一腔报国的忠肝义胆留存给苍天大地,让故国的江山见证我斑白的鬓角。肝胆,指对国家、民族的热爱,更明确地讲,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志。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多多承蒙你千里之外的关怀询问,我是一个亡国之人,如同被放逐一样,已经无家可归.逐客,作者自称.其实非为朝廷所逐,乃不堪天下衰亡,无家可归,自放逐耳.言下亦有一种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的决心。 总结: 在晚秋的背景下,抒写着身事、家事、国事的情怀惊觉秋老,满眼黄花,萧索的色调充溢字里行间;故人天涯,离怀浊酒,悲怆的感慨触手可接;两鬓斑白,逐客无家,苍凉的情绪弥漫不散;天地变色,神州易主,郁结的哀愁直透骨髓; 但肝胆犹存,江山作证,坚贞的心志更催人泪下。诗人将满腔块垒,诉诸这些交织的形象,熔铸成一首节奏铿锵的五言律诗,展现出沉郁苍凉,悲壮凝重的风格特征。 小贴士: 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但是杜甫也是一个风格多样的诗人,不同类型的诗歌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有关系。 1、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这时的诗,往往便表现为沉郁顿挫。 2、长安困顿、陷落贼中、华州鄜州时期、陇蜀道上、夔州以后的诗,多数是这类风格。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 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 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长篇如此,短章也如此。 题目说顾炎武和杜甫的风格一致,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找到了二者的共同点: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所以说二者的风格相似。 以上是对这首诗歌比较细致的分析,但是如果是考试的话,就不要这么一点一点的分析啦,毕竟考试我们要的是效率!所以考试的时候我们就分为二步走啦! 第一步:咦~和杜甫的诗歌风格相似,想一想杜甫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深沉凝重。 第二步:判断验证---大致浏览诗歌,通过诗歌里面常见的意象:酒、黄花、鬓华等,可以看出来,这首诗歌的总体基调是“悲”和“愁”。 男人很悲伤——在古代,这种情况大致就可以定型了,比如我们首先就可以想到诗人是不是在自己的仕途上遭遇挫折了,诗人的人生的际遇遭遇了什么问题?才导致这个男人的“悲”!结合杜甫的诗歌风格,所以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判断----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来让我们看一看标准答案是怎么说的吧: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