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韩愈《答张十一功曹》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9-04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韩愈
    答张十一功曹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④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此诗是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第二年春天所作。张十一:名署,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韩愈被贬广东阳山,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张署到临武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功曹:官名。②筼筜(yún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杜鹃花科。④斗:通“陡”。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画面清晰鲜明,勾勒出阳山地区春山明净,春江空阔的景色,传达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
    B. 颔联描写青青竹笋,火红花朵,可以说是作者为这幅水墨画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为荒僻的野景增添了春天的生气。
    C. 尽管诗人因劝谏德宗被贬到广东阳山这样的“炎瘴”南荒之地,但他心中还想着“未报恩波”,这体现出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
    D. 尾联诗人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愁,并点明忧愁的原因,是读了张署来诗后,感到鬓发顿时白了一半,说明来诗是愁的原因。
    15. 这首诗的颈联是理解全诗的关键,请简要说明颈联丰富的意蕴。
    【参考答案】
    14. D  
    15. ①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②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③对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④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准确把握诗歌词句含义和诗歌内容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尾联诗人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愁,并点明忧愁的原因,是读了张署来诗后,感到鬓发顿时白了一半,说明来诗是愁的原因”错误,原诗“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斗”同“陡”,是顿时的意思,这一联写得委婉曲折,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读了张署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似乎来诗是愁的原因,这就把全诗惟一正面表现愁怨的地方掩盖住了,并且写愁不说愁,只说霜毛陡加,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诗意婉转,韵味醇厚。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分析诗歌语言来把握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先解释诗句,再分析诗句是否用了表达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为何是这样的手法,再点明表达效果与传达的感情。“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前句的“未”字贯“报”与“知”,意谓皇帝的深恩自己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孕含着作者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里,还想到“未报恩波”,这体现着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