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哭李商隐①(其一) 崔珏 成纪②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③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④,便著霓裳上绛坛⑤。 【注】①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诗坛一颗巨星;他热衷政治,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志欲革除积弊,却怀才不遇,最终成为朋党之争的牺牲品。②成纪:古县名,是李姓的重要源地。③高壤:土丘。④琪树:仙境中的玉树。⑤绛坛:道坛的美称,亦借指仙境。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不只是为介绍李商隐,更是要借助对好友不同的称谓传达出一种痛彻心扉之感。 B. “适归高壤”扣题点明“哭”的原因;“抱长叹”寥寥三字,无限感慨哀思溢于言表。 C. 颈联上句实写,通过对夜晚风雨交加、吹灭室内灯烛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D. 尾联为虚写,想象李商隐攀玉树、登仙境,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并赞美其高洁的品性。 16. 请简要赏析诗的颔联。 【答案】 15. C 16. “词林枝叶”“学海波澜”,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李商隐的卓越才华;“三春尽”“一夜干”,以夸张的手法,极写李商隐离世对文坛学界的损失、影响之大。颔联表达了诗人对李商隐才华的高度赞赏以及斯人已逝、才华不再的深切惋惜。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C项,“颈联上句实写”错误,颈联“狂风暴雨把那灯烛吹灭,姓名一直在我心中思念”意思是狂风暴雨把那灯烛吹灭,姓名一直在我心中思念。对照题目和上文可以看出“狂风暴雨”并非是实景,再结合注释“他热衷政治,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志欲革除积弊,却怀才不遇,最终成为朋党之争的牺牲品”可知,此处诗人以比喻手法含蓄地写出李商隐身陷党争而被排挤、郁郁而终的事实,所以“颈联上句实写”说法错误。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答题的关键是从遣词造句、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找到诗句的特殊之处,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加以具体分析,注意把握诗句的丰富内涵。 颔联“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的意思是诗词树林的枝叶已落尽,学术界的浪涛一夜枯干。从手法、效果上看,“词林枝叶”“学海波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李商隐才华横溢,形象生动;“三春尽”“一夜干”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李商隐逝去的影响之大。从情感、主旨上看,作者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李商隐的敬佩、对其才华的赞赏之情,以及因其逝去的深深叹惋之意。作答时综合以上从手法、效果、情感、主旨等角度加以分析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