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正式发布,“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等词华丽登场,近两年的高考语文的阅读量也不断加大,一时间“语文成为高考拉分王”被人们频频提及。作为基础教育的第一大学科,语文变得更加重要。临近开学,老师为大家讲解为何学语文以及如何学好高中语文,新高一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哦! ![]() 1,为何学语文? 归根结底,孩子们就学、读书,是为了在独立进入世界前,学会关于这世界的必要知识,掌握和世界共处的必要技能。 在学校里,这些知识和技能被分门别类地归入各个学科:数学用数理逻辑阐释世界;物理、化学、生物用自然界的规律定理阐释世界;历史政治用社会哲学的眼光阐释世界……语文,则是用语言和文字(这种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思维和想象的工具)来阐释人类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如果说数学是理科的基础学科的话,那么语文就是“人”的基础学科。 语文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也就此凸显: 语言文字是语文的基础; 文学鉴赏是语文的进阶; 思想文化是语文的归宿。 一言以蔽之,高中语文就是在语言文字、文学鉴赏、思想文化上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这也正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精炼体现,我们通过这种更为形象具化的方式去认知和感受这个世界,也经由此路塑造更好的自己,改变和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2,高中语文怎么学? 高中语文学习有“六字诀”:建构、积累、集训。 3,建构什么? 以文言文学习为例,要从“文言、文学、文化”三个层面—— 文言包括“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和“句”(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等); 文学包括“文学手法、篇章结构、炼字炼句、分文体学习阅读方法”; 文化包括“文化常识、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等。 如果能将这三层融会贯通,就能“一览众山小”。可以说,语文学习的各个知识模块都离不开这三个层面的有机统一。 4,积累哪些? 积累教材中涉及到的所有语文基础知识: 一是文言知识(每篇文言文课文中的实词、虚词、文常、文言句式、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 二是诗歌知识(教材中涉及到的每位诗人、诗风、意象、意境、名篇名句等); 三是语用知识(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类型、修辞、语法等)。 5,何为集训? 集训就是将日常的“积累”和“建构”,在解题过程中加以应用和迁移,从考点的角度分门别类地各个击破,有的放矢,在不断的集训中巩固自己日常所学。 ![]() 6,阅读 多位老师用最专业、最有趣、最有料的课程,引导、帮助学生多阅读,多见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积累和建构既在课内,更在课外。特开出新高一阶段的推荐书单: 《红楼梦》《世说新语》《呐喊》《彷徨》《夏洛的网》《月亮与六便士》《论语一百句》《堂吉诃德》《罪与罚》《谈美书简》《爱的艺术》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