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明史·刘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8-1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明史
    刘忠,字司直,陈留人。成化十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弘治四年,《宪宗实录》成,迁侍讲,直经筵,寻兼侍东宫讲读。又九年进侍读学士。
    武宗即位,以宫寮擢学士,掌翰林院,仍直经筵。正德二年,刘瑾用事,日导帝游戏,乱祖宗旧章。忠上言戒逸游、崇正学数事。已,因进讲与杨廷和傅经义,规帝阙失,而指斥近幸尤切。帝谓瑾曰:“经筵,讲书耳,浮词何为?”瑾素恶两人,因讽吏部尚书许进出之南京。南京诸部惟右侍郎一人,进特请用为礼部左侍郎。命下,外议籍籍,进患之,甫两月,即擢忠本部尚书。其冬,就改吏部。时留都一御史,素骄横;一郎中,张彩所昵也,秩满,皆署下考。疾吏胥诡名寄籍,督诸曹核汰千人。大计京官所黜多于前又疏请不时纠劾以示劝惩无待六年考黜。诏可之。忠在南京正直有风采。然是时,瑾方以严苛折辱士大夫,而忠操绳墨待下,纠劾过峻。时论遂谓忠附会瑾意,颇归怨焉。
    五年二月,改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专典制诏。两疏乞休,不报。瑾诛,以本官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预机务。甫数日,以平宁夏功,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故事,阁臣加官无遽至三孤者。忠无功骤得,不自安,连疏固辞,不许。瑾虽诛,张永、魏彬辈擅政,大臣复争与交欢,忠独无所顾。永尝遣廖鹏谒忠,忠仆隶遇之,又却其馈,由是与永辈左。前后乞休疏七八上,皆慰留。明年命典会试。甫毕,帝以试录文义多舛,召李东阳示之。忠知为中官所掎,乞省墓。诏乘传还。抵家,再上章乞致仕,报许。给月廪、岁隶终其身。
    世宗即位,屡荐不起。遣行人存问,忠奏谢,因有所献纳,帝褒其忠爱。嘉靖二年卒,年七十二。赠太保,谥文肃。
    赞曰:刘忠持正不阿,奉身早退。此诚明去就之节,乌能委蛇俯仰以为容悦哉。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九》,有删节)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计/京官所黜/多于前/又疏请不时纠/劾以示劝惩/无待六年考黜
    B.大计京官/所黜多于前/又疏请不时纠劾/以示劝惩/无待六年考黜
    C.大计京官所黜/多于前/又疏请不时纠劾以示劝惩/无待六年/考黜
    D.大计京官/所黜多于前/又疏请/不时纠劾以示/劝惩无待/六年考黜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设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
    B.秩满:秩,既指古代官吏的俸禄,也指古代官员的品级。秩满,就是指官吏全额领取俸禄。
    C.致仕:即交还官职,也就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代官员辞职归家。这一做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D.谥: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或其他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带有褒贬评判性质的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私谥则不出于朝廷。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忠忧心国事,直言进谏。虽执掌翰林院,但经常直言规谏皇帝,这导致皇帝不满,宦官刘瑾直接将刘忠贬官至南京。
    B.刘忠为人正直,坚持法度。对待官吏非常严厉,曾上疏请求对官员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弹劾,以示劝勉惩戒。
    C.刘忠持正不阿,不慕权贵。张永、魏彬专权,大臣们争先巴结,只有刘忠置之不理。
    D.刘忠淡泊名利,不恋官位。主持会试时,遭到宦官陷害排挤,于是请求回家祭扫坟墓,得到皇帝诏许。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是时,瑾方以严苛折辱士大夫,而忠操绳墨待下,纠劾过峻。(5分)
    (2)永尝遣廖鹏谒忠,忠仆隶遇之,又却其馈,由是与永辈左。(5分)
    参考答案
    4.B
    5.B
    6.A
    7.(1)然而这时候,刘瑾正用严厉苛刻的手段折磨侮辱士大夫,而刘忠对待官员坚持法度,监督弹劾过于严厉。(关键词“折辱”“操绳墨”“纠核”“峻”各1分,大意1分)
    (2)张永曾经派遣廖鹏拜见刘忠,刘忠像对待仆隶一样的对待廖鹏,又拒绝了张永赠送的财物,因此,刘忠与张永这些人不和。(关键词“谒”“却”“馈”“左”各1分,大意1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